2016年10月21日 亲情不断电

怎样建立孩子的自信呢?

 

亲情不断电161021——主爱深整理

收听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孩子性格还没有定型的阶段,怎样更好地发掘孩子的优点,通过他所擅长的领域建立孩子自信呢?
现在孩子的家长都送孩子去学不同的才艺,举个例子,山姆大叔一个朋友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曾跟山姆大叔谈心时说,爸爸妈妈培养她学钢琴,其实她并不喜欢,说弹琴、作功课就是为了应付父母。想一下,如果她的父母听到她说这样的话,心里会多么失望。
丽芬老师小时候家境不太好,所以没有机会学钢琴,丽芬老师的一个姐姐就有一个心愿,就是以后自己有孩子,就要让孩子学钢琴。后来有了孩子,就真是要求孩子学钢琴,然而,两个孩子在学琴的过程里并不快乐。由此也想到为人父母,对孩子常会有很多的期待,我们小时候没有完成的事,希望我们的孩子去完成。其实无形中就把压力压在孩子的身上,孩子自然不快乐。
还有小时候,家里大人都不让小孩拿筷子敲锅碗,如果是西方社会长大的孩子,孩子就可以在餐桌上敲东敲西。西方父母觉得,这就是一个孩子可以去发展的。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现为什么一个东西发出这样的声音,而另一个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孩子的天份常常是这样被发掘出来的。
看来在培养孩子时,父母的心态很重要。我们可以试着回到自己的生命当中看,让孩子去学才艺,是因为自己的期待,还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乐趣当中去发现又是一种方式。如果兴趣和孩子的专长培养结合起来,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开心,最后的结果是家庭里面能得到更大的满足。如果在一种冲突对抗中,反而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文凯小时候也是学钢琴,大概五、六岁时开始学,但是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在中学时候。当时学琴年龄早,学了几年就不学了,因为内心里有抗拒。后来,停了几年后,发现自己挺喜欢弹琴的。其实,父母不需要太早让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发现自己对什么有兴趣,主动要求学自己想学的,反而更能坚持。
父母小时候缺的东西,长大有孩子后,就想把自己曾经缺的东西让孩子得到满足,其中很大一方面就是物质。这也是在大陆很普遍的一个现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物质方面给很多,可父母要争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那么,陪孩子的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的时间就会更少。物质方面不缺,感情交流方面就很少。长大后,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出来了。
其实孩子对父母期望不是物质的,他们更希望父母的关心和爱。那么,做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是心灵的需要,还是物欲的需要呢?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经文,以弗所书6章4节: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身为基督徒的父母,我们只是孩子的管家,只要用圣经的话语教导孩子,使他们一生到老都不偏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