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 亲情不断电

两代人之间

 

160310亲情不断电——水玲珑整理

收听

常常我们会非常注意小孩子的那双小手,因为孩子的双手细细的、嫩嫩的、白白的,非常可爱,尤其是初生的婴儿,爸爸妈妈常常会把自己的手和孩子的小手放在一起来拍照片,然后在网络上、微信圈里来晒一晒这些手的合照。我们很少去注意老人家的手,因为老人的手,常常皮肤是干干的,又是粗糙的,甚至是长了很多老年斑的。但是前不久,新乐看到了一双老人的双手的一组照片,就是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一位儿媳妇为她的婆婆拍的,所以今天一开始,新乐很想跟大家介绍一下这组老人的照片背后的故事。
大年二十九的早上,婆婆和我们一起来到新家贴“福”字,照片里是婆婆那双贴“福”字的手。
大年初一,婆婆给孙女发红包,照片上是婆婆拿着红包的手。这是我们和婆婆在北京过的第一个春节,婆婆说,她特别高兴。公公去世早,家里的收入全来自婆婆种的半亩地,她说,如果种小辣椒,地里摘几天,晒干了,能卖160块钱。这次过年,她用自己的钱给孙女包了一千块钱的大红包,不知道要晒多少辣椒。给她钱,她不要,说自己花不了。让她把土地转出去,她说自己身体好,闲着反而不得劲,因为繁重的农活,她的双手骨节已经变形了。
大年初二,婆婆把给孙女洗好的袜子晾在暖气上,照片上是婆婆晾袜子的手。
年初三,婆婆给孩子洗澡,这一天,我替同事值了一天班,照顾孩子的工作全落在了婆婆和孩子爸的头上,回到家,看到小家伙悠闲自在,就知道这一天在家过的不错。在北京,我们没什么亲戚,所以这个年过的很安静,我和孩子爸休息的几天,全家人就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陪孩子玩玩,照片上是婆婆给孩子洗澡的手。
年初四,婆婆在阳台上晾洗好的尿布,我平时爱给孩子用尿不湿,婆婆爱用尿布,说孩子舒服,看着洗好的尿布在阳光下闪着光,忽然觉得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好幸福,照片上是婆婆那双晾尿布的手。
年初五一早,婆婆为赶着上班的我端来饺子,按老家传统,初五这天是破五,要吃饺子。这天我要上班,本来说好他们白天在家包了吃,我在上班路上随便吃点就得了,可起床后发现,婆婆一个人坐在厨房,已经把饺子都包出来了。她不到六点就起床,为了能让我吃一口破五的饺子,照片上是婆婆端饺子的手。
年初六,先生为婆婆戴上一枚戒指,婆婆今年六十六,按老家的规矩,要在初六这天做寿,如果人在老家,远亲近邻都要登门祝寿,儿子媳妇则要出面主持,大宴宾朋。如今,身在北京,一切从简,最后只简化为一束花,一个蛋糕和一顿简单的家宴。这天晚上,婆婆哭了,照片上是婆婆那双戴着戒指的手。
这是一个媳妇在2016年的新年礼,给婆婆的双手拍了几张照片。这样一个媳妇,在一个新年里,看到婆婆的手在贴福字、给红包、给孩子洗袜子、给孩子洗澡、给孩子晾尿布、给自己端饺子,还有儿子给她戴上的那一枚戒指。能看到婆婆这一双劳动着的手,这样的媳妇真好,能够有一个看到自己这样劳动着的媳妇,这样的婆婆好福气。能有这样的妻子,这样的母亲,家里的这个男人,真幸福。圣经里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为这一家的婆婆、媳妇、儿子、孙女感恩,愿上帝多多地赐福给他们。

旧听新说:两代鸿沟,谅能飞渡
有人说,两代鸿沟爱能飞渡,我不以为然。有一天,小贤心情沉重地来见我说,我真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下去,想不到辛辛苦苦地申请爸爸妈妈来了,结果弄得这么糟。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啊?她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生活小节,但积聚下来,就成了难以忍受的事了。那怎么说呢?举个例子来说吧,爸爸上了厕所之后,只是把厕所盖放下,也不顺手冲冲水就跑开了,小便还可以,那大便真不堪设想啊。孩子们把盖子一开,都哇哇大叫,掩着鼻子跑开了,那成什么体统,做什么榜样啊?我对他好言相劝,他呢,点点头,依然故我,真是没办法。我也试着贴一张纸在门上说,上厕所之后请冲水。这哪还像一个家呢?这只是没办法当中的办法呀。想不到只消停了两天,爸爸又是视若无睹了。而我妈呀,那又是另外一套,每一次喝了茶喝了水,杯子也不洗一下就放回架子上去了,这样谁知道哪一只杯子是干净的呀?其实水龙头就在旁边,举手之劳而已嘛。
我听了她这么说,我也觉得束手无策。我就问她,那你爸爸妈妈年纪多大?爸爸六十五,妈妈六十。那他们移民以前是住在哪儿的?住在中国乡下,很苦呢,所以我才申请他们出来。他们在那边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吃用都不成问题,但是生活环境很差,没有自来水,是打井水的,也没有电灯,是点着油灯的,当然也没有抽水马桶,用的是老式的马桶。我听了她这么说,我就对她说,我想他们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都是这样吧。上了厕所之后,把马桶盖子一盖就完事,喝茶呢,把杯子一搁就了事,几十年的老习惯,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改掉呢。况且你申请他们来,并不是要改造他们的,你不是也想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晚年嘛。
小贤没回答我,她的眼光投向窗外,似有所悟,而她沉重的心情也好像舒展了,但愿他们家以后的生活和乐,无悔无怨。有人埋怨老人家太看重钱,不喜欢礼物,只喜欢红包。你要想想,如果是你,不再有收入了,而银行存折的存款一天天减少,你是不是也会这样呢?有人讨厌老人家唠叨、啰嗦,话匣子一开就没完没了,如果是你,没有了社交生活,又不再能够自由地走动,整天就被围在四堵墙里面,你是不是也会这样呢?只要肯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你就能够体谅,能够体谅就能够接受,能够接受就一定能够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婆婆我认为,两代鸿沟,谅能飞渡。你同意吗?
两代之间,本来爱能飞渡的,但是很多背景、认知、习惯、文化背景等不一样,像刚刚婆婆手记里面提到的,上一代在中国生活,这一代跑到国外来生活,这中间的差别很大,大家又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怎样能和谐地相处,能够明白对方呢?用爱确实是有道理的,有爱什么都能够包容了,但是我们的麦婆婆说她不以为然。爱太大了,是包罗万象的,是有很多很多的方面的,但是我们究竟怎样把爱表达出来呢?那就需要体谅了,这里我们所说的谅是谅解的谅,一方面我要明白,要理解,另外一方面,还要接纳。这个谅是实际的行动,是落实,要落在真实的生活里,能够实行,能够运用在我们生活里,这个谅就非常重要了。当然,爱是谅背后的动力,爱是最根基的部分,有了爱才能够把谅表现出来。
在刚才所提的例子里,在农村的生活环境跟国外完全不一样,生活使用的器具都不同,当然生活习惯也不同,但是生活习惯是不是你用一个生活习惯把我框进去,或者我用一个生活习惯把你框进来呢?你框不了的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心里面真的挺懊恼的。在国内也有很多家庭,也有父母亲从农村到城里居住,子女生活条件好一点了,就把父母亲从乡下接到城市生活,同样也面临一样的问题,而且近些年国内经济起飞,整个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生活习惯也就不同了。每天同在一个屋檐下,就是这些很小的事情,却能造成很大的分裂。
像我们这些中层的人,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也希望父母能跟着我们来享受一下我们已经提供的比较好的生活环境,这就跟父母以前的生活环境有了对比,本来是一番好意,希望父母来享受这边的生活,可是父母固有的习惯是很难改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上我们对父母的体谅,就很难在一个屋檐下去生活了。在圣经里面,耶稣也教导我们,对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人。意思就是说你要懂得去迁就、去接纳,然后才可以和睦的、融洽的相处。其实,我们中国人说家和万事兴,和字却是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我们加一点谅解,加一点体谅,加一点接纳,加一点爱在里面,那这一点融洽、和谐也并不是做不到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