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 拥抱每一天

淡然,是一种彻悟

 

收听

智慧语录20161128——天天整理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得无厌你欺诈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人都太在乎自己的欲望,才会在乎别人的反应,求而不得,就会感到很受伤;你贪心的少,别人就难以找到和利用你的欲望来达到他的目的。

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越贪心,越脆弱,越在乎自己,越痛苦,越想得到,越失去,伤害往往因为贪欲,欲望越少的人越无敌。所谓,无欲则刚。

梦,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难以清醒;话,不能说得太满,满了,难以圆通;调,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难以合声;事,不能做得太绝,绝了,难以进退;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难以自拔;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难以明志;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难以交心。淡然的心态,乃是人生的成熟。长大了,懂事了,历经曲折,尝尽百苦之后,还是觉得淡然最好,简单最快乐。人生之事,计较越多,烦恼越多。淡然,是一种彻悟。

《圣经》说:“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圣经》中的保罗先生真是一位能淡然处世的伟人,他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典范,他说:“我靠主大大喜乐。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一个富翁的故事

拥抱小语20161128——天天整理

亲爱的朋友,《提摩太前书》6章10节这样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
,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马太福音》16章26节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今天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富翁的故事。

有一个富翁得了绝症,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人世,

心中很难过。后来,他请教一位隐居的名医老张。名医为他把脉诊断后说:“这病除了一个办法外,无药可医,我这里有三帖药。你依续照做,一帖做完再打开另一帖。”

(一)富翁回到家,打开第一帖,上面写着:“请你到一处沙滩,躺下30分钟,连续21天。”富翁半信半疑,还是照做了,结果每次一躺就是2个小时。因为他很忙碌,所以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听着风,听着海和海鸥的鸣叫内心无比的舒服。

(二)第22天,他打开第二帖,上面写着:“请在沙滩上找5只鱼或虾或贝,将牠们送回海里,连续21天。”

富翁满心怀疑,但还是照做了,结果每次将小鱼虾丢回海里时,他却莫名地感动。

(三)第43天,他打开第三帖,上面写着:“请随便找一根树枝,在沙滩上写下所有不满和怨恨的事。”当他写完没多久,海浪涨潮就把那些字冲刷掉了,他突然顿悟而感动的哭了。回家后,他觉得全身舒畅,很轻松而自在,甚至不再怕死了。

原来,人因为学不会三件事,所以会不快乐:

一、休息;

二、付出;

三、放下。

贪婪是一种毒药,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安逸,拥有了安逸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只要你的欲望没有尽头,就永远不会快乐。人生哲理,知足者常乐。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你会发现你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请大家记住《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18节:“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主持人:雅薇;文章来自网络

心灵的疫苗何处寻?——也谈问题疫苗事件

拥抱每一天20161128——天天整理

面对信用的破产,人们对专家的声音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推崇,恐慌仍像涟漪一样扩散,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的刺激下,各种有关问题疫苗的推文纷纷突破10万
。人们传递的不仅是恐慌,还有自己愤怒、担忧和不安的情绪,旧忧新愁就会纠缠在一起,呈现火山式喷发。

今年3月4日,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一名幼儿注射疫苗出现发热症状莫名死亡,目前该事件的原因尚在调查中。3月11日,澎湃新闻又爆出山东上亿问题疫苗流入18省,具体流向不明。

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已有前科的庞某卫在缓刑期间“重操旧业”,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各地,涉案金额达5.7亿元。

经庞某卫母女之手售出的疫苗数量可能已无法精确统计。据济南警方透露,在庞住所查扣的26本账本仅记录其1年多的疫苗销售数据,而庞用于结算疫苗款的银行账户5年来进账流水高达3.1亿元。

拿什么拯救良心?

47岁的庞某卫原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生,在该市牡丹区经营东城城区防疫门诊。2009年,庞某卫因非法经营人用二类疫苗,仅其一个人就涉及489万元,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但庞某在缓刑期间“重操旧业”,却将非法经营疫苗的生意做得更大。

曾为医务人员的庞某,以及其毕业于医学院的女儿孙某,显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危害性,可是,她们依然故我,究其目的也不难明了:发财。

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10)。正是贪钱使她们铤而走险、知恶故犯。当一次次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时,内在良心的呐喊终将逐渐泯灭。原来,良心是会被玷污的,严重者良心会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麻木了,没感觉了,甚至会出现保罗所说的:“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弗4:19)

更不幸的是,此案例并非仅仅只是个体性的良心问题,它已经在罪的影响下,不断扩散,发酵为群体性的行为。

济南警方透露:庞氏母女某自2011年以来,在长达5年多时间中,通过网上QQ交流群和物流快递,非法经营包括乙脑、狂犬、流感等病毒的25种人用二类疫苗或生物制品,且此案涉案人数众多。

其实这类销售手段算不上隐蔽,营销范围又如此之广。难道没有人知道吗?至少众多的参与者都是知情者。法律有用吗?我们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甚至新版《中国药典》以及2010版GMP的要求水平并不比美国的GMP差。为何私人手中的非法疫苗会流入正规的医疗机构中?问题不在于无人知道,而是恰恰知道的人太多,却仿佛无人知道。

这种集体性的失语,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集体良心的玷污,由此带来社会底线的失守、集体道德的滑坡、社会风气的败坏、人心的涣散,以及利己主义文化的抬头。而这一切,又会对个体造成新的伤害,就如老人的扶不起、让不起,现在又多了一个疫苗打不起。

同时,正是这种集体良心的玷污,使罪恶泛滥,让制度成为摆设,也导致很多的事件和问题,最终都不了了之,没了下文。于是,习惯和沉默就成了常态,罪恶变得更猖獗,可谓典型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种良心问题的心病,无论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教育还是不断完善的法制,都是收效甚微,社会风气每况日下。

心灵的改变,只能从掌管心灵的上帝着手,恰如约翰•卫斯理所说:“从前我曾竭力追求圣洁,并且鼓励一切和我交往的人都追求圣洁。十年以后,神给我清楚看见一个我以前从未看见过的得到圣洁的方法;就是,相信神的儿子。我就立刻传扬这个真理:‘信能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信能使我们成为圣洁。’我把这真理在私人生活上见证出来,在公共场所见证出来,在文字工作上见证出来;神也借着许多见证人来证实。我继续传扬这个真理,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三十年了,神继续给了我无数证实。”

谁能止息不安和恐慌?

事件发生后,相关报道带来的首先是不安,以及紧随其后的恐慌。

那么,“问题疫苗”是否等同于“有毒疫苗”呢?

“这是在杀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评论称,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接种者免疫无效会感染发病死亡。

而这种惨案也的确真实发生过:2014年7月,安徽省无为县5位村民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狂犬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未达到免疫效果,其中一位63岁村民在一个月后因患狂犬病死亡。

面对信用的破产,人们对专家的声音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推崇,恐慌仍像涟漪一样扩散,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的刺激下,各种有关问题疫苗的推文纷纷突破10万以上。

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恐慌,还有自己愤怒、担忧和不安的情绪。

很多父母对生活的不幸已经习以为常,但孩子却是自己全部的希望所在。三鹿奶粉对孩子伤害的记忆未愈,如今新伤又来,身为父母,即便再担心和愤怒都是正常的。再加上对没人管和没下文的担忧,那么所能做的,也只有恐慌,以及因此朋友圈里不断转发扩散的情绪发泄了。

另一方面,恐慌也道出了我们内心何等的缺少平安和依靠。这种心境在平安无虑的时候,或许很难为自己所察,可是一旦面对突发异常事态,旧忧新愁就会纠缠在一起,呈现火山式的喷发。

可是,何处没有恐慌?哪里安放我们的平安?

当我们将心灵挂钩在多变的环境上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与环境一起动荡的内心。之前有甲醛鱿鱼、地沟油、三聚氰胺、化学火锅……现在又多了个雾霾和问题疫苗。现实不得不令我们感叹:生活在一个不安的时代,平安已成了奢侈品。

《圣经》为这问题提供了出路,耶稣应许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对此深有体会:“我整个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已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他可以指引不同的方向,不管可能发生什么事,对我都是美好的。这种信仰,牢固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并且使我快乐。”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我们选择信靠耶稣时,就仿佛把自己的心交在他的手中。即或外面狂风嘶吼暴雨滂沱,可是我们的心却在耶稣的保护中,自然就会感受到一种超越环境的平静安稳。

当然,这不是说,只要我们信了主,从此就再也不会忧虑和恐慌了。只是我们不安和恐慌的心提升了,但当挑战和艰难大到足以撼动我们的信心时,内心定睛的焦点就会从耶稣身上转移,被外在的环境所震撼,不安和恐慌就会重新出现。

这时,我们就必须再次确认耶稣的同在和他应许的平安,直至重新聚焦于同在的耶稣身上。平安就会降临,而我们的信心也会得到一次飞跃。

但再次聚焦并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在于:我真的相信耶稣的同在和应许吗?

显然,我们理性上都是愿意的,但心灵深处却并不一定,而当我们面对困境、苦难时,我们的挣扎、忧虑和恐慌,已经暴露了这点。因为很多事物,都是我们难以放手的,比如孩子、健康、生命、未来和个人主权等,而这些难以放手的事物,正是将来某一天会使我们滋生忧虑和恐慌的存在。

我们需要向神谦卑自己。真正的谦卑意味着向神完全放手,承认自己的软弱无能,并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神的管理和指引,凡事顺服圣灵的感动,完全降服在他的里面。

每个忧虑和恐慌的时刻,正是我们应该祷告的时候,而一旦祷告看起来似乎未被垂听,我们就应该用司布真的这句话提醒自己:“你的神并不是忘记,乃是迟延,为要叫你爱他更深。神让我们等候,为要操练我们的忍耐,试验我们的信心;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在盼望中等候;应许虽然迟延,决不会延得太迟的。”

被注射艾滋病毒的孩子

面对环境的恶化、人心的败坏和安全的匮乏,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靠主勇敢面对。无论哪种选择,都并不容易。因为前者意味着自己承担,而后者虽是上帝承担,却或许意味着长时间的代祷、流泪、忍耐和挑战。

然而,感谢上帝!他应许我们:“凡等候他的必不羞愧”,因为在各样的患难中,他不但与我们同受苦难,他更赐恩典和力量,把我们人生当中的各样问题,翻转成为美好的祝福。这使我想起了台湾《基督教今日报》上曾刊登过的另外一件同样关乎注射的人祸。

1992年,布里恩‧杰克森(Brryan
Jackson)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表面上看来他就像一般的平凡婴儿。实际上,他的人生剧本却安排了出乎意料的人生遭遇。

他的父亲布莱恩·史都华(Brian
Stuwart)是一名医技师,在孩子出生不到一年时和妻子离婚,不愿支付赡养费的他,于是在患有气喘的孩子身上,注射了艾滋病毒,东窗事发后被判终身监禁。

这样无情的行为,就像是直接对孩子宣判死刑。当时判刑的法官甚至气愤地告诉这位父亲,“总有一天,你一定会下地狱遭受永不熄灭的火。”

为了负担布里恩的医药费,她的妈妈带着其他孩子忍受贫穷的生活;而布里恩则得忍受日复一日无尽的药丸、针筒、药剂,通常一天挨上3-4针、吃下20颗药丸是常态。小小的身躯,却服下过量的药剂,使布里恩从7岁便开始失去听力。

在一般人对艾滋病了解并不多的情况下,他的求学过程也辈受歧视。他不能使用喷水式的饮水机、只能使用同一间厕所,被大多数同学冷落,无法拥有一般人有的快乐童年。

父亲的残忍,使他从小体会世界的残酷,然而信仰却带他远离本来可能会有的愤世嫉俗。

他说:“虽然我听不到,但不代表我无法发声。上帝给我有力的声音,使我得以分享我的故事。”虽然部分发音并不标准,他的气度与谈话的深度,却影响许多生命同样遭遇困境的人。过去几年来,他成立了Hope
is Vital机构,关怀艾滋病带原者,还参与关怀重大疾病病患的ProjectKindle担任营会志工。

有人问他,难道你不恨你的父亲吗?他却回答:“我认为‘救恩’是为每个人预备的。”在夜深人静时,他主动为父亲能得着救恩祷告,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见面或对话,他也不曾从父亲感受一丝温暖。

奇妙的是3年前开始,他血液中再也检验不出艾滋病毒,成为不折不扣的奇迹。两年前,他甚至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女朋友。

从他5岁被宣告生命只剩几个月开始,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对他而言,都是向神借来的一样,弥足珍贵。因此他说:“你可以专注在生命中的那些祝福,把那些问题都看成带来祝福的机会,或是忽视它们,让问题控制你。而我非常想要结束,让生命有些改变。”

这样的信念,激励他走出自己的创伤,鼓励更多仍然选择活在黑暗中的艾滋病患者。未来,他期待能投入教会或政治圈工作,成为更多人的帮助。

耶稣帮助我们渡过人生艰险和苦难的方式,非常特别,他通常不会轻易改变我们外在的环境,却常常选择以他自己为我们心灵的疫苗,强化我们心灵的强健和对他的信靠,而这种内在强化一旦建立,其爆发出来的力量,将不仅仅只是突破外在环境对我们心灵造成的压力和恐慌,它更能使我们活出不可思议的生命能量。

主持人:武颖;作者:雷鸣;文章选自电子杂志《境界》
微信newjingjie

诗歌:《信心的旅途》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