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亲情不断电

微时代中的WE话题

亲情不断电131209——百合整理

收听


大家好!欢迎来到亲情“

WE”,今天我们亲情展开了一个新的单元“亲情WE”,下面请树树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树树
:首先“WE”与英文单词“we”——“我们”同音,这个节目就是我们讲,与听众分享,听众听,并不是单方面的,是大家一起在节目里相会,就是“我们”的意思。第二,我们用汉语拼音把“V”来诠释一下,可以有三种发音,第一种发音是“微”,


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微时代”里,像“微博”“微信”“微电影”。好像很多东西都能被“微”一下。我们就截取现在“微时代”里的特色,也来“微”一下。如果念第二声,就是“喂”语气词,常常是电话的开头,也是一个对话的开端。在我们节目的概念里,就是希望能聆听到他人的声音,希望能够对话的态度,是探询和了解的心态。有问就必然有答。最后一个解释就是“喂”表示我有回答,我愿说出我自己的心声,请听我说,也是代表了现代人需要被聆听。我们既想聆听别人,也想让自己被别人聆听,就用“喂”来表态。


娟子:90后的树树阐述还是很全面的,而且带有时代的特色,可以用她的语气把三个词表达一下。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互动的时代,我们想要关注别人在做什么,也想要别人关注我们在做什么。在这里我专门请来90后的和娟子一起,“亲情微一下”,看看能“微”出什么来,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我们星期一的版块“亲情WE”。在节目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亲情WE-Talk”就像刚才,我们就在WE-Talk


树树
:还有一个“微日记”就像被“微”了的声音博客。在这个版块,我们90后会写下我们的日记,是用我们的声音来记录的有声日记。与各位听众朋友分享我们的心情和感情,以及从我们90后的眼中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还有我们的迷惘,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希望通过和听众朋友分享,寻求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娟子:其实这个环节可以成为和父母沟通的桥梁,还可以请爸爸妈妈来“微一下”,听听他们想要给你们讲讲什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我们那个年代的生活里面,我们很喜欢记日记,用各种本子,特别是精选的很漂亮的本子记录下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记得刚结婚的时候,专门买了一个很精致的本子,来记录我们甜蜜的生活。树树,你们这代人,90后了,还记日记吗?


树树
:纸质的笔记本应该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一直到高中还有记日记的习惯,那时也是选很漂亮的本子,不过对我来说,本子一定要有锁。其实我有两本日记本,一本放在抽屉里隐蔽的地方供家长随时翻阅,他们会看到,比如说:今天我把哪道题目解出来了,谁谁学习超过我了,我要努力加油等。还有一本就是记录我的少女情怀,还有自己创作出来的小说,小诗什么的。经过跟我妈的长期革命斗争我发现,越是不起眼的本子,她越是不会去看,所以到后来我真正的日记本看起来都是非常普通的,甚至有时候就拿作业本写。那本精美的还是放在角落。


高中之后上大学,大家用电脑的频率高了,日记慢慢就变成了网络日志,像社交网络,
MSN里的空间,在上面发博文,还可以设置让好友来看。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有点小文采充满少女情怀的少女,当然会把博文写的文采飞扬,却不见得就是自己的真情流露。有时候也会给父母发过去自己写的日志,比如,平时不爱回家的我,忽然有一天心情不好,很想家,就会在电脑上噼里啪啦一通,在日志中记录下自己心情失落的原因,表达自己想家的心情,然后发给爸爸妈妈,这就是偶尔的真情流露,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对家人还是不会这样的。

变成网络日志之后,知道会有很多朋友和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来看,就会把自己的一些情绪弱化,更多的是雕琢润饰文章的辞藻,等着来看的人点赞。写日志也是一周两三篇,常常是今天写了,明天再去修改。有了微博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心情,因为微博有字数限制,在手机上也有个应用,很方便,就不需要去雕琢自己的语言。可能是今天出太阳了,我发一个,今天买衣服了,我发一个;而且还可以配图,甚至是新发现的一个很搞笑的视频,都可以发过来分享一下。分享的方式也多了,不需要再顾及面子,非得把文章写得很好才可以发出来。现在微博、微信都成了日记的载体。


娟子:现在很多人写微博、微信呀,都是转来转去的,看起来大家的信息面广了,知识懂得多了,但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了,或者说,被忽视了也消失了,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文字会有一些感触,但不会花时间再把这些东西给记录下来了。


树树
:微博、微信也和日志、社交网络一样,成了一个在网上展示自己的平台,更多人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心情载体的作用,更多的人把它用来打造自己的形象。


娟子:对,很多时候大家转发,转载,不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想法、对问题的观点,反而只是为了让大家赞我一下,让大家来关注我一下,吸引关注度,而不是来关注我内心里面到底需要什么。


树树
:只是通过转发东西来营造一个完美、健康、知识渊博的网上虚拟形象。对我来说,我的微博有一个大号和一个小号,就像当初我有两本日记一样。有一个“官方”的,上面朋友比较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微博上面会记录一些东西,但是不会太多关于自己的心情,内容都是公开的,比如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很好看,推荐大家去看,听了一首歌,分享一下,即便发一些小心情,也不会说得太深。可是我自己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有特别开心或特别不开心的时候,我就又建了另外一个号,就是所谓的小号,在这个号上我只关注几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登录这个小号,大发一通。心情好的话,如果发到大号上,别人看到的话,你会担心他们认为你在炫耀,或者他们会多想,为了避免引起非议,就发到小号上,在小号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我。在这个时代的网络名人大部分也不是自愿出名的,出名也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隐私,会不愿意被关注,感觉自己存在感越小越好,和那些博取关注的人正好相反,很多人还是希望有一个空间,能够保护自己隐私的安全,可以让自己放心的一块天地。

娟子;听上去还是挺为我们做父母的难过的,树树看上去是一个很阳光很懂事的女孩子,居然对父母也会藏两手。但是也明白少女的时候不想和父母去分享,想保有自己的空间。我觉得父母们在这一点上应该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特别在日记上,不要逼着孩子在日记上上锁。我觉得上锁实在是对父母的一个警示:是孩子对我们信任的一个折扣。本来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值得信赖的一个人,可是孩子却对我们关上了他的心门,那个锁就好比被关闭的心门一样,他不再想向你敞开他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这种情况对于父母来说是蛮有危机感的,当孩子不再向你讲心里话的时候,这把锁就锁住了你通往孩子的心灵之门,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是值得我们父母深思和反省的。当然可以用锁把日记本锁起来,今天他们也依旧会用他们的方式去绕过父母的监视,所以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沟通的桥梁不能畅通的话,那把心锁会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但愿我们的父母都尊重孩子享有他们自己生活的空间,不是去掌控他们而是去陪伴他们,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与他们沟通,这是父母应该学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