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战争
亲情不断电140801——sweet整理
树树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标题叫《父女间的教育战争》。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严父慈母”的案例,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拉锯战持续了12年之久,对女儿特别的严格,所有的一切都要求女儿做到最好。而根源是父亲当年考大学差了十分,这一直都是他的遗憾,所以将梦想放在女儿的身上,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却是三败俱伤。
这个父亲似乎是挺“伟大”的,可以牺牲事业、爱情、时间、事业,还要陪着女儿进大学,念一样的专业。这样一陪到底的父亲真的就是个好父亲吗?
一位教育研究员说:在家庭培养里面,孩子的发展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亲密性:就是与人的沟通合作,与外界的感知交流;另一个层面是独立性:孩子的自立、独立,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父亲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母亲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亲密性。上面的故事中的父亲完全是失职的,根本没有培养女儿这两个方面。他唯一重视的是女儿的考试结果,不在乎女儿的兴趣爱好,没有教会女儿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
把战争放在教育后面,是很可怕,有心理上的战争,有感情上的战争,这等于是把一个孩子从里面毁掉了。我深深知道为什么我们很多家长把考上大学当作成功的必经路,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历史文化的渊源,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真不是这样的。我特别想劝我们一些父亲,特别是对孩子非常严格的家长,真的要好好想想,到底为什么要生下我们的孩子,到底这个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生下他只是为了考上大学吗?你生下他应该是为了快乐,为了幸福。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远比一个大学毕业生更加重要。
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父母会借着教育的名义,扼杀和扭曲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孩子对于父母的强权可能会反抗,但是对于一些谈话式的、开放式的真情、亲情反而会听进去,会感动。很多东西有一个基础,那就是爱。在家庭里小孩子和父母可能都会有矛盾,各个时期可能也都不一样,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有些时候孩子成长的快,父母就会跟不上,失败的父母比比皆是。
问题发生了不怕,怕的是发生了之后,我们没有一个原谅与被原谅,接纳与被接纳的过程。就算是一个战争,也会有一个结束期,还会有战和,会有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