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 亲情不断电

教导孩子该怎样花钱






亲情不断电140904——子时整理

收听



如果是亲戚朋友出于好心给孩子很多钱、很多玩具,应该怎么处理呢?


不管是家长固定给的零花钱,还是亲戚朋友给的,都要遵守我们家里固定的规则。虽然小孩子还没有自己挣钱,但我们现在就要意识到,当他手上拿到钱的时候,我们就要教他怎么样来管理他所拥有的金钱。第一,先给教会奉献;第二,应该存百分之十到十五;第三才是把剩下的钱来计划买些什么。这样会让他从小在财务上有一个计划与管理,慢慢长大他就会养成这个习惯,这对他会很有帮助的。

  我们不仅仅是教小孩子怎么样用钱,更重要的是教给他用什么样的观念去看钱。虽然孩子很小,但我们要教他十一奉献,这是从最小的地方,但是很实际的地方,教他怎样把神放在第一位。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先学会“我”,什么东西都是我的,都是不喜欢分享的。好东西要跟别人分享是需要教的,不会自动愿意的,更何况钱呢?作为家长责任很重大,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信靠神,以神为重,慢慢我们也把这个观念影响我们的孩子。
  在我们的信仰里面,我们的金钱观跟世界的金钱观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它融入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的孩子。很多的父母只是给孩子钱,但是跟孩子相处很少,唯一所做的就是用钱来弥补。虽然父母给孩子很多的钱,但是孩子最需要的却是父母的爱。当孩子与父母有冲突的时候,父母常常说:“我给你穿这么好的衣服,我给你买这么好的鞋子,我给你上这么好的学校,你怎么还顶撞我!”其实孩子在这样物质化的生活里,学不会跟父母有爱的交流,学不会怎样去感恩。所以我们不是用钱与孩子建立关系,而是看到金钱背后的意义。当孩子得到钱的时候,他首先表达感恩;而如果我们不从这个角度,孩子就会越要越多,永无止境。
  在社会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忙着赚钱,家里请保姆看孩子。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只有物质的联系,但是感情上的反而跟保姆更加亲近。正如今年春节晚会,一群孩子们唱着:“如果你爱我,你就抱抱我;如果你爱我,你就陪陪我”。父母也许认为挣钱养家就可以了,但是孩子很需要有感情和交流,而不是用金钱可以取代的。比如全家人出去露营,吃的东西和家里差不多,但是孩子每年都在等候这个时候,因为那是孩子最喜欢的时候。所以重点不是在花钱,而是在于意义。用心去经营,全家人在一起,态度是很重要的。
  孩子在花钱的时候,应该征求大人的意见。因为孩子花钱是没有概念的。我们要告诉孩子,在花钱之前要与父母商量,而超过多少钱的,要经过父母允许,而不是有钱就可以随意花。我们要让孩子花钱买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要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讲,他们都有欲望,但我们要教导孩子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如果是需要,就马上去买;如果是想要,就要和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根据讨论分析,就可以作出比较适合自己的决定。
  孩子的外公外婆等都特别疼爱他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基本上都是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这就与我们家庭的规则产生冲突。一般来说,老人在买东西给小孩子的时候,应该首先征求大人的意见。虽然观念可能不同,但要首先沟通,因为该不该买,是不是浪费,应该遵守原则,而不能太宠小孩子。比如老人买零食给孩子,看到孩子吃的很开心,自己也很开心。而孩子吃饭之前不能吃零食,他也知道,但还是忍不住就买了。这时孩子的父母就应该和老人沟通,不能爱孩子超过了限度。同时教导小孩子,要感谢外公外婆,但吃饭之前不可以吃零食;而且下次还要问妈妈买的这些东西可不可以吃。
  我们无法控制孩子的欲望,但我们要抓住机会给他们教育。这个过程是一个亲情的交流,而不是用金钱和物质。父母要有智慧把孩子带进爱和情感。钱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看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帝给我们这么丰盛的产业,如果我们建立爱和情感的基础,我们的孩子就不会过度向往金钱。所以对于大人要沟通,对于孩子要教育,凡事适可而止。因为物质太多了孩子也不一定会珍惜。钱只是一个中性的东西,贪婪才是万恶的根源。教育小孩子怎么样把钱控制好,我相信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