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亲情不断电

处理罪恶感


亲情不断电140918——路过整理

收听



造成负疚感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父母的态度。比如说,有些父母就对孩子讲,“你考第二名,真笨。”用负面的、批判性的字眼。孩子在他的内心层面就形成一个印象,当他在做事情的时候,只要做不顺利,他就会骂自己,“我真笨!事情都做不好!”自己就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机制来控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这会变成影响他的一个方式。另外有可能环境当中碰到一些情况,比如说,在同学面前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结果同学一直在笑,那种笑的感觉让那个孩子觉得不舒服,于是,他就规定自己以后不能打喷嚏,像有这样的历史要去了解跟处理。另外有些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些伤害,比如说被虐待的经验,形成自己内疚感,这个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有孩子被性虐待,或是做错一件事,他去偷了一个东西,后来被处罚。于是在成长过程中,压力大的时候,他拼命去洗手,变成强迫性的,如果在成长过程当中发生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阴影,其实是可以帮助自己调整跟处理的。
  路加福音22章31节提到,主又说:“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这个叫“你回头以后”,因为耶稣已经预言彼得三次不信主,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稣对他说:“我告诉你,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耶稣已经知道彼得会发生这件事情了,对彼得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没有说,“你就是会糟糕,你就是会怎么样。”耶稣反而鼓励他说,“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你悔改之后,你去坚固你的弟兄。”彼得知道自己三次不认主,大哭一场之后,他变成一个很尽忠职守的门徒,因为耶稣用鼓励的方式。圣经里面,上帝提到的方法都是鼓励,都是爱我们的方式。除非我们走错路了、犯罪了,上帝才会用提醒跟教导的方式。
  我讲的这个情况不要说是少女,大人都有,减肥的时候,“哎呀!我又偷吃了。”偷吃了以后又后悔,然后很多的女孩子就用一种方法,吃完以后,强迫地去呕吐,然后再减肥。这些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回头”,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呢?
  心理学讲到厌食症,是蛮普遍在青少年的女孩子身上发生的。其实现在我们的身材体形已经被物化了,好像身材苗条的女人才是美的。我就要问,在唐朝,杨贵妃并不瘦。怎么样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是很重要的。很瘦如果不健康,是会影响一辈子的。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很重要就是接受自己,不管高矮胖瘦,都是上帝创造的。当我们接受自己的时候,很重要的是怎么样让自己身体健康,当然要吃健康的食物。比如说那个女孩子,她就不吃,然后受不了,又偷偷吃。受不了的时候,肚子很饿,一定是饥不择食,什么都吃,所以很多人会越减越肥,或是变成厌食症了。第二个就是要吃健康的时候,当然要配合运动。上帝创造的方法都很自然,只要我们吃健康的食物、运动,保持好的心情,身材就不是问题。
  彼得他的“回头”,是他认识到他跟神之间的距离,就是有罪恶拦在那里。对于听众朋友来讲,罪恶感怎样去处理呢?比如说,有意或者无意地做错了一件事情,有位姊妹,到店里买东西准备付钱的时候又看见一样想一起付账的,回去之后拿账单一对,最后拿进去的东西实际上没付钱,虽然第二天她赶紧拿回去还给人家,但是心里就特别不舒服,她就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这是罪的缘故,还是她已经悔改了呢?
  像这种状况我(艾瑞克)比较能够体会一些,从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来看,虽然有让长辈朋友失望的时候,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鼓励我,很少有人正面去责备,但是我也能够看出大家对我的期望。往往这种期望是比那种正面的责备更能给我压力,因为我能体会到大家的心情。慢慢地就给自己一个要求,我不能做错事情,一定要很完美。最难突破的就是心理的要求,对我自己来讲应该是一种骄傲的感觉,就是我做的这件事情不光我自己认为是对的,而且我希望你对我是认可的。后来听牧师在讲道的时候,说到人本身的有限和我们的罪恶。一下子就明白,我做任何的事情不是讨人的喜欢,我做的如果能符合圣经的教导,能够自己心里有平安,好像有灵能够提醒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真的有种释放的感觉。
  回到刚才的例子,我们的重心是放在发生的行为,对这位姐妹来讲,她发生的事情是迷迷糊糊把这件东西拿着也没有算钱就走了,她本身一直停留在这里。如果把重心放在她做了什么,就很重要。你把东西拿到店里还,是需要勇气的,你拿去还了,而且很诚实。后来还有罪恶感的时候,想到我怎么会做这件事的时候。帮助自己做练习,我后来做了什么事情,我把东西拿去还了,我也道歉了,我很勇敢,也很诚实。下一次帮助自己提醒,这样就处理了过去,也想到现在做的事情,我就想下次怎样去处理类似的情况。把重心放在我现在已经做到什么,这个就是自我鼓励的方式。生活中需要把事情放在正向的思考,上帝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如果一个孩子完全没有罪疚感怎么办呢?
  一个是健康的内疚感,一个是不健康的内疚感。健康的内疚感是他打破杯子这件事情,不管小不小心他知道他打破杯子,但是要看他后续怎样去诠释这件事情,有些孩子内疚感很深,而且自己处罚。而有些刚好相反,他会说“妈妈你不小心把杯子放在这里我弄破的”,如果是这样的孩子他就是不负责任型的,他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为他先说这句话代表他想保护自己,怕被爸爸妈妈骂。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而要帮助孩子了解,你把杯子打破,妈妈不会去处罚你,但是妈妈想知道,你有没有受伤,帮助孩子的心里温暖起来,让他有爱,再去处理这件事情。因为孩子任何的理由都想好要来对抗了,如果你把错一直怪到孩子身上的时候,他就开始顶撞,反而没有办法帮助问题的解决。重点不在处罚,是在这个事件背后的原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处理事情,面对问题,帮助自己负责任是很重要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