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拥抱每一天

不致摇动的人生

 

收听

智慧语录20161022——小鱼整理

亲爱的朋友,我们的一生会有许多事情让我们感到忧虑、惧怕、惊慌,所以今天凌云与您分享不至摇动的人生。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难为自己,何必呢?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还是公平的。放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的越多,也必须比别人承受更多。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坚强再别无选择。

是你的,就是你的,我们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上帝。

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妄自菲薄说:“我不行”。

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态。

《圣经》说:

“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箴言29:25)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诗篇116:8)

“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诗篇116:9)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致摇动。”(诗篇16:8)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再站起来的信念

拥抱小语20161022——小鱼整理

今天雅薇为大家讲几则不一样的小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再站起来的信念

在一片阳光的草坪上,有一道身影正在尽情地奔跑跳跃,引起很多人侧目,大家的脸上竟是不可置信的表情。原来,那是一只只有两只脚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小狗,它的名字就叫做——信念。

信念刚出生的时候就只有两只脚,它无法像其他的小狗一样正常地走路,只能无助地趴在地上。狗妈妈放弃喂养它,狗主人也打算抛弃它,直到有一天朱蒂收养了它。朱蒂为它取名为“信念”。因为她坚信,有一天信念必定能够站起来行走。

朱蒂细心地照料它,教导它走路。朱蒂先将它放在滑板车上,帮助它用后脚行走,去感觉移动的速度。同时,在它一次次的成功站立行走时,朱蒂也不忘以美味的食物做为奖赏。

经过了整整六个月,从直立平衡到摇晃步行,经历无数的艰辛。当信念站起来尽情地奔跑的时候,它的视野比起一般的狗儿看得更高更广。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朱蒂自始至终不放弃的信念。

人生难免不完美,或许是生活的缺乏,或许是身体的残缺。然而,若能坚持不放弃,生命也能拥有无限的盼望。因为上帝的每个儿女都能够胜过世界,使我们胜过世界的,是我们的信心。

山坡和洼地

在美国的海岸边有一个城市,其中的一边地形是陡峭的山地,无法耕种;另一边则是地势低下的洼地,因为会被海水淹没,所以也只能闲置,没有任何效用。

一天,一位政府官员来到这个城市,看到土地因此而被荒废,觉得实在是很可惜。经过评估之后,他萌生出一个点子。先取得两边山坡和洼地的所有权,然后用推土机等各种办法推平那座陡峭的小山。如此一来,原来的山坡地变得平整宽阔,成为城市里的公园与林地。接着他再把推平山坡的大量泥土请人运到另一边的洼地。当填入泥土之后,原本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成了平原,不再淹水,便能整顿成另一个漂亮的休闲之地。

两块看似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土地,在用心调整之后——也就是将缺点填补遮盖。当我们愿意改变他人相处的模式,对方的缺点将可能成为另一个弥补与祝福。

“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圣经彼得前书》4:9-10)

甘愿为你

永胜和兴志是一对兄弟,两个人从小就玩儿在一起。身为哥哥的永胜十分疼爱弟弟,兄弟两个人的感情也相当的融洽。然而兴志在大学毕业那一年,与哥哥因故发生了严重的争执,双方都不愿意妥协,父母居中协调也不见好转。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一阵子,直到兴志离家出国工作之后,两个兄弟更是视同陌路,几年以来,都不曾联络。

有一天,永胜在公司突然昏倒了,送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得了急性肝衰竭,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肝脏,进行换肝手术。消息传回家中,父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兴志,快回来看看你哥哥。”母亲在电话里泣不成声。远方的兴志也同样是心急如焚。

“你们很幸运,弟弟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听到医生这样宣布,兴志立即眼圈儿红了。原来,当他得知消息之后,不加思索地从国外赶回家中进行检查,希望自己能救哥哥一命。听到检查结果的当下,他仍然焦急地问医生:“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术,我很担心哥哥。”

父母的眼中泛着泪光,紧紧地抱住了兴志,他们心底知道,这次的经历不仅救回了永胜,更挽回了最珍贵的手足之情。

“弟兄姐妹和睦相处,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圣经诗篇》113:1)

主持人:雅薇

凡事都要明明白白吗?

拥抱每一天20161022——百合整理

听到这个题目,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人处事当然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难道还要不分是非,稀里糊涂地活着吗?当然,人生中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活得明白,但也有些时候,不必一定非要将事情搞得水落石出,非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或者是人生中更大的智慧。

《圣经》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大卫当政的年代,以色列曾经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政变,大卫的儿子押沙龙谋反,大卫被迫流亡。那些效忠于大卫王的人,也一同跟随他流亡。一天,一个叫洗巴的人,带着丰厚的食物来投奔大卫,他是米非波设的仆人。而米非波设是大卫收留的前以色列王扫罗的孙子,也是大卫好友约拿单的儿子。虽然扫罗视大卫为敌人,处处逼迫他,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却是大卫最好的朋友。约拿单去世后,大卫特意寻找到他的遗孤米非波设,不仅收留了他,而且以礼相待,给他丰厚的土地和财产。

当大卫看到洗巴后,就问他米非波设为何没有一起来。洗巴的回答是,米非波设看准时机,正打算复国。这个消息让大卫倍感伤心,没想到一片好心却得来如此回报。大卫为了感激洗巴的忠诚,他许诺若政权恢复,将原来赐给米非波设的财产分给洗巴。

没多久,押沙龙的政变失败了。大卫又回到了耶路撒冷,当他再次见到米非波设的时候,就问他说:“米非波设,你为什么没有与我同去呢?”他回答说:“我主我王,仆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备驴骑上,与王同去,无奈我的仆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谗毁我。然而我主我王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样好,就怎样行吧!”(撒下19:25-27)

米非波设所说的,与他仆人洗巴所说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发展到现在,相信很多读者的心情与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一样,都在期待着大卫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让二人当场对质,让说谎者原形毕露。如果是小说或电影,这应该是高潮部分,因为每个人内心所期待的,是善恶有报的结局。

然而,令所有读者大跌眼镜的是,大卫并没有做出如我们所期待的决定,他只是将米非波设的财产一分为二,一半留给米非波设,一半送给他的仆人洗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为了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说谎,我翻阅了大量《圣经》解经材料,可是却找不到统一的答案,很多人认为是洗巴在说谎,从米非波设的言语和行为上,能看出来他并没有谋反的意思,他们认为大卫的决策是错误的,不应该包庇洗巴;可是,也有人认为,米非波设的证词没有说服力,特别是大卫做出决定后,他的利益受到损害,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这恰恰证明他“心里有鬼”。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在批判大卫是非不分,没有让说谎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其实,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大卫是一个糊涂人,因为他在处理同一时期的其他几个案件时都是非常明智的。事实上,大卫做出的决策应该是更有智慧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若大卫非要让米非波设与洗巴对质,一定找出说谎者,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米非波设说了谎,大卫按惩罚了他,又怎么面对他与米非波设父亲的友谊和承诺?如果洗巴说了谎,可是洗巴毕竟在自己落难逃跑的时候跟随着他,带给他做需要的食物……我们应该站在大卫的角度,来体会他决策的难度。

我相信,大卫所以会做出不再追求他们责任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大卫已经体会到他们二人心中的软弱。人性的软弱人人都有。当大卫失去权柄时,在混乱之中,私欲战胜理智,甚至站错队的情况并不罕见;而当大卫恢复权柄的时候,大卫不必亲自惩罚“说谎者”,他们心中早已被恐惧和自责所充满。

如果大卫此时非要搞个水落石出,揪出说谎者,那故事的结局就是大卫得到一个人,必然会失去一个人。可是大卫就此罢手,不再追究时,他实际上同时得到了两个人,特别是真正的说谎者,他的心中一定不会是庆幸,而是充满对大卫的感激。这的确是一个更有智慧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特别是领导者面对下属的软弱时,体恤、包容他们的软弱会换来信任和忠诚。

在一家创业公司中,也曾上演过类似的故事。某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张某与公司总经理李总在业务方向上,一直存在分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于是,张某开始策划一起“弹劾案”,以对公司生死存亡负责为名,联名各业务主管签字,给董事会施加压力,一致要求罢免李总。当然,这件事情是在李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进行的。张某与所有主管一一谈话,最终争取了他们的认同。

董事会接到公司管理层联名罢免李总的文件后,并未直接予以采纳,而是着手详细调查指控李总的每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董事会发现,所有针对李总的控诉中,绝大多数是有问题的,缺少事实依据,很多指控都是张某一厢情愿的猜测。最后,董事会作出了撤销张某职务的决定,并召开公司管理层会议,将调查结果公布于众。

“弹劾”风波虽然过去了,李总看着那份联名签署的文件却久久不能释怀。签名中有几位骨干是他最信任的,为什么一手栽培的下属,在关键时候也会倒戈,将矛头指向自己呢?李总很想找他们每个人谈谈,甚至还想找机会换掉他们,他不希望下属对他不忠诚。

然而,当李总在管理层会议上,看到他们不安的眼神时,彻底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他开始体恤他们的软弱,将那份联名文件扔进了垃圾桶。李总似乎忘记了过去发生的事情,他依旧像往常一样信任他们。李总的决策是智慧的,“秋后算账”可以解一时之气,但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的成长,又有什么长远的益处呢?

因此,领导者应当明白,并非所有事情都要明明白白、水落石出才是正确答案。这不是糊涂,而是明智,不是软弱,而是更有信心。我们的信心在于,相信上帝早已经将是非刻在人的心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上帝会在一个人的心里改变他,其效果远超过我们所能做的。因而,我们要学会在人的软弱上,不去故意戳破。留一个反省的机会给他们,不要剥夺上帝在人心中做工的机会。

我们要相信保罗所说的,“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2:15)人生最大的成长不是来自于他人的管教,而是来自于自我反省和察觉。对我们也是如此,与神同工是领导者一生要学习的功课,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白:该抓住不放的时候,决不能松手;该松手的时候,决不能抓住不放。盼望全能的上帝赐给我们智慧,让我们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主持:商店店;作者:秦宇;文章来自以琳领导力

诗歌:《把爱留下》

拥抱幸福生活幸福满家园生活无国界亲情不断电好牧人博客节目资料库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