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 拥抱每一天

我会一辈子陪着你

 

收听

智慧语录20161023——劝慰子整理

我会陪着你,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今天这几句话送给所有还未结婚还未成家的年轻朋们!

生命里会爱上什么人,是一种不由自主。会和什么人在一起,是一种你情我愿。

没遇到那个他(她)她之前,等待的过程也许是漫长的;但恰恰可以因此从容地填充自己生命的色彩。无论怎样,不要因为一时的寂寞而去爱,以免因此而寂寞一生。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中有许多东西都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它明明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但却是得不到。

人呀,不要太强求任何东西和事物,越是珍惜的东西,越怕失去的东西,往往失去得很快;所以说我们不要太在乎任何人和任何事,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一切,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每个人一辈子,总要悲一阵子,喜一阵子,聚一阵子,散一阵子,青春一阵子,美丽一阵子,沧桑一阵子,深沉一阵子,幼稚一阵子,成熟一阵子,烦恼一阵子,艰辛一阵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阵子。不管哪阵子,无论你再丑再穷,总会有一个不嫌弃你的人愿意陪着你,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圣经》说: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愿上帝关闭你的心,直到你遇见了她。愿上帝关闭她的心,直到她遇见了你。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好的教养跟家风有关,跟家境无关

拥抱小语20161023——劝慰子整理

亲爱的朋友,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人人都喜欢有教养有素质的人,厌恶或者是唾弃那些不知教养为何物的人。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又跟什么有关系呢?今天与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01

有一次在学校里面搬校区,搬完以后去食堂吃饭。当时食堂里面有很多面包车司机,还有些是搬家工人。

当时舍友还跟我抱怨着“鱼龙混杂,怎么什么人都坐在食堂里吃饭啊”,这时有一位排在我后面的搬家工人掉过头来询问我,能否把饭卡借给他刷一下,他付现金给我。

我便答应了,我把饭卡递过去,他并没有立刻接过去,而是擦了擦手再取,边憨笑着说不好意思,刚搬完东西,手上有点黑,但是来食堂之前已经洗过一遍了。

我连忙说着没关系,他打完饭以后把卡还给了我,又如数掏出了现金给我,我发现在拿钱的时候,他特地从一沓钱里挑了一张很新的五块钱给我,笑着说:“现在的小姑娘都喜欢新一点的钱。”

我笑着接过来,他道完谢以后坐到我们斜前方的那张桌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搬家大队从早上五六点就开始了,估计忙了一上午,也挺累的。

他吃得很快,在我们还没有吃完一半的时候就已经起身准备走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的盘子和碗带到收餐台上。

桌子也很干净,连向来挑剔的舍友也忍不住赞叹说:“这个人要是换身衣服,我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农民工啊!比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同学还有教养!”

舍友这话说的没错,即使学校餐厅三令五申,自己吃完要自己收拾掉,但是学校里很多人包括学校里的教职工都无视了这条规定。

我不禁想到微博上的一句话:

教养跟穷富无关,飞欧洲的头等舱上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偏远乡村田埂上的人们也知道礼义廉耻。

02

有一年坐飞机去湖南,坐在我后面的小孩一直在踢我的椅背,而且从上飞机开始就一直吵吵闹闹的不肯停歇。

起飞前要求每个人都要关闭手机,空姐提醒了好多次,小孩依然拿着手机玩个不停,家长还说“没关系的,我们都开了飞行模式了,不会影响的。”

空姐解释说很多手机的飞行模式效果并不稳定,而且机载设备都很灵敏,怕有所干扰。

后面的家长竟然说了一句,“怎么,我用的可是苹果手机,这么好的手机会不稳定?”空姐一开始耐着性子沟通再三都没用,最后是机长亲自来劝说,不关机就不飞了,乘客情绪都普遍激动起来。

那位家长迫于众怒,才关掉了手机。

关掉手机以后,后面的小孩就开始闹情绪,边哭边更加用力地踢我的椅背,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转过头去微笑着说:“小朋友,能不能不踢阿姨的凳子了?”

小孩倒是安稳了一会儿,反观她的家长却又说出了一句天下熊孩子烂家长必备语句——“她只不过是个小孩子,你跟小孩子瞎计较什么?没素质!”

我当时气得差点跳起来跟她吵,同事在旁边拉了我一把,悄悄跟我说:“你要是跟她吵,那你跟她还有什么差别呢?”

我当时忍着没有发作,下飞机以后,愤愤地说:“这样的父母能教出什么样的小孩!真让人生气!”

同事笑笑,说:“父母无意识地骄纵孩子,甚至父母自身都不具备的素质,孩子又怎么会有呢?你看去年来的那个实习生A,那个孩子长大了估计就是这样。”

A是去年公司招进来的实习生,当时公司一共招进了五位实习生,A是以最高分考进来的,当时为人处世也特别灵活,但最后公司却没有留下她。

原因很简单,最后的测评上,很多人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欺负公司清洁工的这件事情。我也是有所耳闻,同事却是亲眼见过的。

有一次正好是早上,A在洗手间补妆,将用过的几张化妆棉随手丢在了洗手池的台子上,背起包就准备走了。

这时候打扫卫生的阿姨正好在拖地,就顺口说了一句,“小姑娘,垃圾桶就在旁边,你放台子上,我等下收拾掉还好,万一我不在这边,别人看到了多不好啊。”

A却反唇相讥:“你就是个打扫卫生的,本来就该你干的事情,难道我还帮你代劳不成?”

保洁阿姨有点生气,说:“打扫卫生的怎么了?你看你一个白领,名牌大学毕业生怎么能这么没教养?!”

A更加不服气,说:“你也知道我是白领,是名牌大学生,那我要是也去做你做的这些事情,我跟你这种低贱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低贱”两个字彻底激怒了阿姨,两个人在洗手间唇枪舌剑,引来好多人驻足观望。

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A和阿姨结下了梁子,每次在洗手间看到阿姨都会讽刺几句。

有人劝她不要这样做,她却满不在乎:“怎么了?不就是个保洁阿姨吗?还能开除我不成?”

一语成谶。

最后A虽然很“优秀”,但是公司依旧没有留她。后来人事主管说那天A闹着要知道理由,说自己明明业绩很优异表现也很好,却没能留用。

人事主管便告诉了她原因,她知道后仍是半天不能释怀,竟说:“我的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不必在乎那些底层的人,因为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比她们高级。”

03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里面有一位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

跨级层之间的互动特别能体现教养,因为阶层虽然客观存在,强弱也自有差别,但有教养的人会无视阶层,对人平等,而无教养的人会特别在意阶层,对人三六九等。

是的,目前为止,社会阶层之分依旧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人们往往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层次高低,也习惯性地用家境的好坏来区分这个人是否有教养。

但是前文所讲的农民工,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与飞机乘客还有A相比,家境显然是不一样的。但你说谁表现得更有教养一点呢?

其实,真正决定一个人教养的并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风。

我并不知晓那位农民工叔叔来自怎样的家庭,但是我知道中国有个典故叫“孟母三迁”。“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母为了孟子的成人成才,连续搬了好几次家,只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孟母克勤克俭,坚守志节。

甚至通过“断织督学”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半途而废的危害。从此孟子孜孜不倦,刻苦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了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史书记载,孟子三岁亡父,在那样的父系封建社会里,孤儿寡母家境能有多好?但是孟子的家风绝对是正派的。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家长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道德观念综合影响自己的孩子学习与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发展。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比任何一位学校的老师陪伴在孩子周围的时间都来得更早也更长,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观念。

美国有两个家族,分别是爱德华家族和朱克家族。

爱德华品行高洁、博学勤勉。他的后代里也是人才辈出,有当校长的、有做教授的、有天文学家甚至是副总统;而朱克则是个浑浑噩噩的酒鬼与无赖,他的后代里则都是乞丐和流浪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好的家风并延续传承下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格里梅尔斯豪森说过: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可见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首先就要做到“其身正”,只有家长做到了,家庭才会有正直的家风,才会教育出有教养的孩子。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这个社会并不讨厌穷人,也不会因为你有钱就一味接纳纵容你。

无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会喜欢有教养、有素质的人,厌恶与唾弃那些不止教养为何物的人。

主持人:雅薇;作者:不爱芋头的芋头条;文章来自网络

君尊的祭司

拥抱每一天20161023——寒冰整理

《彼得前书》2章9节:“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

在第9节这里,彼得再一次让我们看见我们的身份是什么。上次我们提到我们的身份是被拣选的族类。今天我们继续看我们的第二个身份——有君尊的祭司。这里说有“君尊”,它是指我们是皇家的祭司,是国王的祭司,是专门属于皇家皇帝所有的这一个祭司身份。所以我们看见在旧约里面,祭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以色列人中间,上帝拣选祭司,还有利未人,他们是要来在圣殿服侍的。所以祭司是上帝跟人之间的一个媒介,一个祭司要带领整个以色列人,他们要来侍奉上帝,来祭祀上帝,他们要带领以色列人来敬拜、尊崇这位神。从整个以色列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祭司的身份是一个非常宝贵、荣耀的身份,而这里形容是皇家的祭司。换句话说,这里讲到说我们是上帝的祭司。想想看英国的御林军,我们看见在英国女王出来的时候,这些皇家的御林军,这些皇家的士卫,他们前后要保护着英国女王。能够做皇家的御林军,做皇家的士卫,那是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那是一个荣耀的身份。所以我们从这样的概念了解到彼得提到我们是有君尊的祭司。他说“我们”,表明说是每一个信徒,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天主教的时代,在马丁路德改教之前,天主教因着这种圣品阶级的这种的教义,使得整个天主教会陷入了中古世纪的黑暗时期,教会里面充满了许多的争吵纷争,彼此的斗争,教会里面有许多的黑暗,许多的不圣洁的事情,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有这种所谓的圣品阶级的观念。所以当马丁路德改教之后,马丁路德所提出来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改教的观念,就是从《圣经》里面强调信徒皆祭司。

《圣经》里面清楚地让我们看见在《希伯来书》第4章14到16节,还有第10章19到22节,我们都是祭司。在今天新约的时代,我们明白上帝拣选我们都来做他君尊的祭司。那么祭司的工作是什么呢?在《彼得前书》第2章第5节提到说,做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所以祭司要献上灵祭,要献祭。而这样的祭物包括了什么呢?包括了祷告,在《诗篇》141篇第2节讲到祷告。这个祭物也包括感恩,在《诗篇》50篇14节提到感恩。这一个祭物也包括颂赞,在《希伯来书》13章15节告诉我们说我们要以颂赞为祭来献给他。所以我们看见作为神的祭司,我们的工作是要献祭,我们要献上祷告的祭,我们要献上感恩的祭,我们要献上颂赞的祭。神给我们作祭司的职份,我们要成为一个为人代求,好像是祭司替人赎罪。我们不再是像当年的天主教会,人犯罪了之后不是直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乃是要向神父告解。今天新约的时代,我们每一个神的儿女,只要我们是信耶稣的,我们都有这个祭司的身份,我们可以来跟神祷告,我们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来,我们可以为别人代求,我们可以认罪,我们可以到神的面前祈求神的赦免,我们不再需要靠着任何其他的人来当做是媒介。所以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要看重我们做祭司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来祷告。

有一位华人牧师,他在洛杉矶牧会的时候,有一天神感动他有一个异象要去建立祷告堂。当时候他正在神学院念书,有一天当他在图书馆读到美国复兴的历史的时候,突然神的灵充满他让他看到了一个祷告堂的异象,在那边有很多的人在祷告。主告诉他说有1000人在祷告之后,他又看到有一个大型的建筑物,主告诉他说有五六千人在那边祷告。所以他当时候就感动,他要一生投入在这样建立祷告塔的这个侍奉里面。所以后来他领受了这样的呼召,他回到了他自己原来的地方,就在那边建立祷告塔。我们知道在印尼有一个很著名的教会叫伯特利教会,他们有30万名的会众在各地建立了200多间的分堂,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教会。而他们最著名的就是他们以敬拜和祷告为策略在各地建立24小时的祷告塔,并且他们有学校专门培训教会的代祷者,还有教会的敬拜侍奉的人。所以这个教会他们常常在祷告塔里面24小时有代祷者在那边日夜不停地祷告,这个教会之所以的成长是因着祷告所带出来的。在今天在我们的服侍中间是不是我们也是一个祷告的人?我们是不是把我们做祭司的责任重新拾回来,让我们成为一个祷告的祭司。

不单单祭司要献上祷告,祭司也要献上感恩,所以我们也要过一个感恩赞美的生活。《圣经》上告诉我们说,感恩赞美就能够带出神的同在,因为他是以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有一次一个追求操练内在生活最开始的一位上帝所用的仆人吴汉斯老牧师,他提到说,有时候他需要一年两三天不停地赞美才能够把里面的污烟瘴气赶出去。所以可见赞美不是一下子,而是要一直不断地赞美,直到我们的灵提升才能够得胜仇敌。所以有人问他说,我们要怎样才能够一直保持主的同在呢?吴老牧师就对她说,姐妹,你要不时地找机会大声欢呼。所以赞美是保持神同在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赞美也使得我们能够得胜仇敌。有一个传道人在乡村工作,有一天晚上他无意之间走进了一个又黑暗又肮脏的小屋,他听见屋里面发出了微弱的声音问他说,是谁?这个传道人点了一根火柴,从火光中看见了地上的缺乏和痛苦。有一个穿着黑色的衣服的老妇人卧病在床,她患着风湿症,痛苦得不得了,可是她却呈现出那种平安喜乐。那时正是最冷的2月天,她没有生活取暖的燃料,也没有粮食,没有灯光,也没有服侍她的人。她所有的只是一颗依靠神的信心,人生的痛苦在她的身上好像都到齐了,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痛苦使她可以失望,她仍旧能够发出哈利路亚的赞美来!亲爱的弟兄姐妹,不管你现在是在什么样的困苦、什么样的问题的中间,你要记得赞美。赞美能够使得我们得胜,赞美能够使得我们能够胜过周遭一切环境。马丁路德说,最使魔鬼生气的莫过于宣讲、讨论并且歌唱基督。但愿我们都像马丁路德一样常常来唱得胜的诗歌,大声地赞美,让魔鬼离开我们,让这些困难的环境要成为我们化妆的祝福。

让我们低头来祷告:

主,我们感谢你,不管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当中,让我们记得我们是君尊的祭司,让我们常常献上我们的祷告、感恩和赞美,让我们成为一个荣耀君尊的祭司,为别人祷告,为你的教会祷告,为着家庭来守望,让我们能够借着祷告,借着赞美使天国早日地来到地上,谢谢耶稣。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讲员:葛强牧师

诗歌:《不住感谢,不停赞美》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