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拥抱每一天

简单几句话,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收听

智慧语录20161112——小鱼整理

小合作要放下自我,彼此尊重;大合作要放下利益,彼此平衡;一辈子的合作,要放下性格,彼此成就。一味索取,不懂付出;一味任性,不知让步,到最后必然输得精光。共同成长,彼此双赢,才是生存之道。工作如此,婚姻如此,友谊如此,事业如此!你觉得我说得对吗?有时候生活轻不轻松,就看你选择了走什么样的路。

不用去讨好谁,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你成为朋友;不要留恋错过的人,过了就是客,从此皆路人。

拥有的,你不上心;不属于你的,却整天挂心;弃你而去的,不强求,不离不弃的,用一生相守。

用热情迎接每一份真情,从容地告别所有的虚情假意。看不开,放不下,想太多,折磨的就是自己,你又何必呢?

承认也好,不甘也罢,有些事,由不得你做主。人与人之间,要顺其自然,怎么开心怎么活。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的永远。

为人,哪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做事,哪能件件圆满,样样无憾;别难为自己,有些情,没了就没了,终归无法再继续;有些人,远了就远了,其实原本就不属于自己。别难为自己,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吧。

不指责,不抱怨,给自己一份乐观,给自己一份平和。不计较,不比较,保持最真的情怀,保持最好的心情。

请接受凌云为您献上的一份祝福:愿上帝赐福给你、保护你;愿上帝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上帝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科学和信仰真的能和平共处吗?

拥抱小语20161112——小鱼整理

很多人认为科学与信仰是一对矛盾,那么科学和信仰真的不能和平共处吗?

法兰西斯·科林斯(Francis S. Collins),现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院长、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也是美国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之一。

过去曾是个极端无神论者的他,现在不断见证:探索自然科学,不仅不会与宗教冲突,反而是荣耀和赞美上帝造物的语言。

科林斯的家庭并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但也不否认神的存在,“当我的信仰受到质疑时,我发现自己并不知道我所信的是什么”。之后他成为无神论者,甚至常常嘲笑、反驳有信仰的人。

2004年,身为国家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完成33亿对核甘酸(Nucleotide)的测序。这个工作让科林斯对DNA分子的顺序、复杂、规则等,以及每样生物的超完美设计,有了更宏观的认识。重要的是,他惊觉上帝对每样生物的设计相当精细和完美,因此想进一步了解他。

DNA分子顺序的完美,在科林斯看来就是一个“奇迹”,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是有个超极智慧的主宰,因为这不是用科学的知识可以解释的。

“就拿人类的眼睛来说吧,眼睛就像是种分子机器,是一种顶尖的工程。它的复杂度太高,若说眼球是进化来的,那么非得有‘超自然的力量介入’才办得到。”并表示达尔文的进化论漏洞百出。

“如果人类的出现真如进化论所说,那么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将只有传宗接代(即传递DNA)与生存而已,而不会存在所谓的‘爱与道德’,更不会有‘是非、善恶’的观念。”

在人类行为中常见的“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一种“爱”的表现,进化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为何存在。科林斯说,“人类的‘自我牺牲行为’,反而会‘毁掉自己的DNA’,这不符合进化论原则。”

以前,他一直以为信仰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内在状态,但透过科学,他发现人类可以有“绝对合理的证据”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科林斯曾经将这些发现,告诉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Taiwan),也向媒体作见证:“我以前还是无神论者时,认为神是不存在的观点,是‘最站不住脚的’。”

上帝是个会关心人类的神,就是因为他有“爱”,爱着世界上每个人;人类是从他的形象来创造,继承“爱”的特质,所以人类也会关心别人。

科林斯表示,“世上有善、也有恶,这也是上帝存在的指标。”

力促属灵的转变,不断地见证信仰与科学是没有冲突的。

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如达文西、牛顿、伽利略,他们都是基督徒。

“开始成为基督徒时,我发现要为上帝‘辩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一个科学家而言,若没有‘实质的’证据来接受某种观点,会被瞧不起,因为不符合科学家的精神。”

但是,现在科林斯已经可以跟无神论者辩论了。

“科学家过度看重物质世界,而轻忽‘属灵’的事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经常会扯‘宗教’的后腿。”科林斯指出,有些科学无法回答的重要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会有物质?我们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信仰中找到答案。

充斥着进化论言论的世界正在转变,许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都纷纷表明支持基督信仰,科林斯也成为了信仰神的科学家,创办BioLogos组织。

他认为科学与信仰可以契合,因此在2006年出版的书籍《上帝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God)中,写到自己的想法,期盼有朝一日,科学和信仰能手牵手走在一起。这本书出版不久,就引起了美国读者的热烈回响、讨论,并长踞《纽约时报》及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

主持人:雅薇;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要领导他人,先要学会领导自己

p style=”TexT-inDenT: 2em” align=”right”>拥抱每一天20161112——百合整理

一个不愿花时间和精力使自己活得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人,他能否有效地领导他人呢?对于此,耶稣的回答是否定的……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3-5)

当你思忖上面这段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出现一些打过交道的领导或者同事呢?你认识的人里面有没有这种令人厌烦的伪君子呢?答案多半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认为你自己可能也应该接受上面这段话的忠告呢?如果你不这么认为的话,那么这段话看来对你是尤其有用了。

请花几分钟来思考一下,你希望成为一位高效的领导人吗?你希望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对历史起到重大而正面的影响吗?耶稣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导,其中的要点之一就是明确了你在领导他人之前所要做的事情。是威风凛凛使他人臣服吗?错!是魅力无穷使他人追随吗?错!是施以小恩小惠使他人服从吗?错!是批评指责使他人屈从吗?错!错!错!以上所有的一切也许能产生短时间的影响,但并不能为高效能的领导力打好基础。耶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第一步先照照镜子,认清自我。

通常,当我们思考领导力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一个人(领导人)影响他人(被领导的人),事实上,当我们在领导的位置上时,也会顺理成章地认为我们的工作就是指挥他人。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领导人的职责就是对他人进行评价,然后指出他人需要改进的地方,被领导者最终得按照领导人的意图行事。

相反,耶稣的教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领导力这个议题。首先,我们将面临自我挑战,在领导他人之前首先省察、自我检讨。这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谁都想把这一步跳过去。毕竟,指出别人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是非常让人有成就感的,它让我们显得很能干,很不同凡响,甚至高人一等。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这句话非常令人不安,它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总是觉得别人都是错的,唯有我们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所以别人就该听从我们的领导,这个想法本身就大错特错!这就是那根让我们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的梁木。耶稣明确地指出,正因为我们根本无视自己的人性弱点,才会认定自己有权指导并控制他人,所以会盯着他人眼里的小刺(小毛病),而忽略了自己眼中的梁木(大毛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被操纵权力的快感蒙蔽了,以致于完全忘记了我们自己有多少缺点和弱点。认真的自我省察和乐于进行真诚的自我改进将为高效能的领导打好基础,如果不进行诚实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那对自己将有弊无利。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去领导或影响他人,相反,提供建设性的、有效的、有道义的领导是我们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之一。但是,对他人的领导必须源自于对人性的充分欣赏和接受,关心呵护每一个人的内心需求,正确面对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生活和世界的把握上所进行的挣扎。耶稣为我们指明了一种领导风格,
那就是认同每一位下属的价值,以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他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其实最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

我发现,在寻求一种完满的人生过程中,每个人内心对自我引导、自我激励的追求是其核心力量。在我自己的咨询及行政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我试着少做指导或者说“领导”的时候,事态往往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好几次,我干得最漂亮的工作就是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帮助客户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也就是说,帮助并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当我自作聪明,摆出专家面孔来推销自己的观念、想法和学识时,我是在干涉客户的自我探索。更糟糕的是,有时我会被自己的理念和世界观所左右,完全迷失了方向。

我觉得最优秀的咨询师应该是那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的人,那些以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人,那些持有客户才是真正专家的观念的人,因为客户才是每天和自己的问题打交道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咨询师应该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去除自己的障眼之物(梁木),帮助客户清除小刺,理出头绪。我相信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任何一位领导人——虚怀若谷,相信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问题比你清楚得多。

加强自我管理不仅仅使我们眼光更敏锐,对挣扎于困境之中的人更富同情心,它还让我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这才是领导的核心所在。作为这个意义上的模范,并不是说一定要别人模仿我们,和我们一模一样,而是给别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看到我们有过如何的自我奋斗和挣扎,又是如何找到了我们的出路。其结果是,我们能更好地言传身教,使别人少走弯路。我经常在完成一个培训或咨询项目后听到这样的话:“你真的能够言行一致,你让我们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对我来说,这是作为一名咨询师所能得到的最高级别的奖励。

耶稣关于领导力的教导向我们强力显示了自我省察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在保持视野开阔,眼光敏锐的基础上,才能克服自身缺点,进而帮助他人。

领导他人的先决条件和施行心肺复苏急救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显然,为了通过心肺复苏急救术来抢救病人,我们自己首先得有意识,有生命力。同样,自我修养和自我引导对于我们的领导能力来说就像呼吸一样重要。很多人认为领导是一个向外发散的过程,领导人带领下属,下属追随领导人,而自己却不受影响。而我们的看法正相反,只有在领导人和下属成为有机的整体时领导力才能有效地发挥。在领导的核心过程中,领导人和下属应该结成一体,不分彼此。我们能够也应该自我领导,自我领导就像呼吸,没有了它,那这位领导人倒是该接受领导力心肺复苏急救术了。

这就将我们带回到耶稣关于梁木和小刺的比喻。一个不愿花时间和精力使自己活得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人,他能否有效地领导他人呢?对于此,耶稣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那就像试图不呼吸而生存下去一样荒唐。

要领导他人,先要学会领导自己。

主持人:商店店;作者:查尔斯·曼兹;文章来自以琳领导力

诗歌《看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