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拥抱每一天

随和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

 

收听

智慧语录20160720——荣天、萍萍整理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会很喜欢随和的人,随和的人都会有好人缘,都会到处大受欢迎。随和就是一种生命的特质,那么这种生命的特质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很久以来总是在思考,什么叫随和?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

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而胸怀狭窄的人,根本做不到这点。
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

随和绝不是没有原则。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

随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要善于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随和的人会真诚地赞赏别人,夸奖别人,他总是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随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随和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品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
这是做人的准则。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高人;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和就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能力。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诗歌:《顺服》

真正的穷,是没有能力付出

拥抱小语20160720——荣天、萍萍整理

她叫沈芯菱,一个来自台湾的邻家女孩。

她今年才27岁,却已经在公益路上走了10多年,为公益花了500多万,被《读者文摘》亚洲版评为“少女慈善家”。

令人惊讶的是,做公益的这些钱都是她自己挣来的,演讲、写作、比赛、拿奖学金,只要挣钱又不耽误学习的事,她几乎都做了一遍!

一个花样年纪的女孩,该要好好享受生活与被爱才对,可沈芯菱为什么非要拼命赚钱做公益呢?

“我觉得我不是在做公益,只是一路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世界上待解决的问题如此多,沈芯菱坚持的动力又来自于哪里?  

“是来自一路上遇到的这些人。”

其实在小时候,沈芯菱的家里很穷的,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临时的铁皮屋里,连个能安稳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靠父母每天在外摆摊勉强维持生活。

但在11岁那年,沈芯菱遇到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

她发现身边种了很多果树的阿公阿嬷们,突然变得愁眉不展很不开心。一问,才知道是水果又滞销了。

“又种得太多了啦,卖不出去又都要烂家里了,哎今年的生活费可怎么办呢。”

长年滞销的问题,让果农的生计没有保障。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滞销的问题呢?

当时沈芯菱就想,水果太多一个人吃不完,但如果有100人、1000人一起吃,不就吃得完了?

可怎么才能找到这些愿意“吃”水果的人呢?

正好当时她对电脑很感兴趣,有远见的妈妈偷偷变卖了最珍爱的玉珮,给沈芯菱买回一部二手电脑。

沈芯菱就利用这个机会,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

她把关于果农滞销的信息写成电子邮件,然后寄给当地各个公司的老板。

本来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求助,可没想到这些电子邮件竟真发挥了作用,那年水果比往年多卖了3万多斤。

这一次的美好经历,在沈芯菱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

她开始意识到,原来做公益并不需要很有钱,只要把自己的特长培养好,然后用它去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就已经是一种公益。

就这样,沈芯菱开始了自己的10年公益之路。

2002年,她13岁,却为穷苦孩童架设“安安免费教学网”。

这是一个集合国中小各科目多元领域的安安免费教学网站,希望透过24小时免费的教学平台,帮助资源比较欠缺的同学有一个教育的机会。

这个网站原本只想帮助班上4、5个好朋友,没想到借着科技的力量,9年来已成功帮助将近500万名弱势学子。

2003年,她14岁,开办了“杨过世代英语免费学习园地”,只身企划筹措,免费让75名弱势学子接受公平教育。

2004年,她15岁,发起“1元柳丁,卖柳丁救农友”促成政府启动九二机制,价格从一斤四元回稳到十二元间。

2005年,她16岁,创办两届“FORMOSA青少年创作展”,鼓励偏远地区青少年勇于创作,追求梦想,并帮助112名青少年创作展览,开启青少年创作之风。

这些为公益而做的事,让沈芯菱又发现了一个道理:这世界可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do(做),一种是donot(不做)。

“我的确非常平凡,但我就是选择去做而已。选择让每一个遇见我的人都可以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沈芯菱总这样说。  

而公益之外,沈芯菱还特意花了6年多时间,来回奔波了20多万公里拍下30多万张照片,访谈超过3600多位乡亲父老,写了超过40万字的纪录,拼凑“草根台湾脸谱”。

有一次拍摄时,她看到王功渔港的阿嬷,大姆指被刮掉一块肉鲜血直流,可她却一脸开心。

因为她可以把捡到的蛤蜊拿到市场卖,这样小孙子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沈芯菱的眼眶就要不自觉湿润,她心里最柔软的一角又被狠狠击中了。

她突然明白,原来真正的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去付出。

一个小女孩,独自为公益奔走10多年,真的难免会遭遇挫折难免会困顿。 

但哪怕遇到再多的黑暗、贪婪、甚至是伪善,也挡不住这一路上,她所感受到的来自美好人性的光。

没有能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唱歌,也不买昂贵的衣服和化妆品,只是默默把挣来的钱都拿去做公益。

这是属于沈芯菱一个人的“年少轻狂”,也是她所热爱的年轻岁月。

“成功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过多少人。”这个叫沈芯菱的台湾女孩总这样说,“每个人都有办法让世界更靠近美好。”

主持人:程枫;文章来自网络

诗歌:《给梦想一双翅膀》

我碰到一位丹麦老人

拥抱每一天20160720——Isaac整理

哥本哈根的一家旧货店里,我的目光在那些朴拙的木盘、依然光洁的磁碗、银色的烛台、陈旧的镜框、发黄的书本和画册上轻轻移动……我在倾听它们那无声的诉说。我不知道它们都经历过什么样的沧桑故事;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与它们的主人告别。我只好猜想,猜想那银色的烛台照亮过哪一对恋人的眼睛。我站在那里,静静地聆听时光河水流过的声音,尽管它们的过往对我这个黑眼睛的中国人是那么陌生和遥远。

这时,我看到了它,在一个玻璃橱内,一张小小的主耶稣的画像,它端端正正地贴在一块简单极了的小木板上,一如神子道成肉身的谦卑与朴实。那画像贴在小木板上,妥帖而安定。它的制造者一定有一双敬虔的手,一颗感恩的心,他或她深信:“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翰福音》1:14)他或她更感谢神的救恩,感谢神“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我的目光望向店主,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老人微笑了,安祥地望着我,似乎已看出我的心意。她拿出了一串锁匙,开始开玻璃橱上的锁,可怎么也打不开。老人看上去年纪很老了,站着开锁对她来说,已相当吃力。她在玻璃橱旁的椅子上坐了,又埋头开锁。我心里很不安,想跟她说:“请不要着急,现在打不开就算了,我可以明天再来。”我想晚上她的孩子们回来可以帮她。可我那点可怜的英语却只够让我张口结舌:“请……你……我……明天……”老人望着我,一脸的疑问,她弄不懂我到底想说什么。我急得连比带划,差点手脚并用。突然,我听到老人问我,“Do
you speak Chinese?”(你会不会说汉语?)我立刻猛点头:“Yes, I am
Chinese.”(是的,我是中国人),老人笑了,她居然说起了那让我备感亲切的汉语。我真是喜出望外。

于是我们开始用汉语交谈。

老人告诉我,她到过中国。那是在七十年前,她二十六岁,和丈夫一起去中国传道。她先后到过上海、北京、东北。她在东北呆的时间最长,她的三个儿子都生在那儿,而且都是在中国受的洗。

望着老人,我想像着七十年前的她该是多么的年轻、美丽;当她和她的丈夫听从上帝的呼召,去中国传道时,他们面对的一切,该是多么的艰难!可正是有他们这些听从上帝旨意的人,才有今天我们这些人的蒙恩。而我居然在时空流转了七十年后,在离中国遥远又遥远的哥本哈根,遇见了这位曾经去中国传过福音的人。神的爱多奇妙!

老人问我:你是基督徒吗?我说我还没有受洗,但我打算回国后接受洗礼。老人还关心地问中国的教会多吗?我说近来有很多。感谢上帝,橱上的锁居然奇迹般地开了。老人拿出了那帧小小的耶稣基督像,上面的标价是七个克郎,可老人却执意从我手心里拿了五个克郎。

告别了老人,我满心都是感谢和快乐。走进哥本哈根的暮色里,寒风吹来,却不冷。感谢主,让我的脚走进了这家小店,让我的眼睛看见了主的面,让我奇迹般地遇到了这位会说汉语、而且去中国传过福音的丹麦老人,还让我看到这位九十六岁老人的慈祥、平安与喜乐。感谢神在我属灵生命的成长中显示的这个神迹!尽管我不能猜想神的心意,但我知道,这一定是他救恩计划的一个环节。我决定:回国后要把这帧画像送给那位年纪比我小,却给我传过福音的传道人。

朗读:天路客黄蕾;作者:云子;文章出自《生命季刊》第2期

天路客微信号码:GoodStoryGoodVoic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