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拥抱每一天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收听

智慧语录20160902——荣天、萍萍整理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和一些很有教养的人相处交往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很开心、很惬意、很舒服,那为什么不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今天凌云和你谈谈做个有教养的人。

重视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谈吐有节。有教养的人从不随便打断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态度和蔼。有教养的人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东张西望,或是总盯着手机,显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语气中肯。有教养的人在与人谈话交流时,总是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这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高声说话,语气尖锐,往往会使人生厌,令人反感。

以理待人。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谦虚温和。有教养的人在和别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信守诺言。有教养的人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已经承诺的事,就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关怀他人。有教养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会表示出真诚的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

豁达大度。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是胸襟开阔,不会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心地善良。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忧伤时,总会尽量给予同情和扶持。

《圣经》说,上帝爱你们,拣选了你们做他的子民。所以,你们要有怜悯、慈爱、谦逊、温柔和忍耐的心,有纠纷的时候要互相宽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别人。在这一切之上要加上爱,因为爱是联系一切德行的关键。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人生文学平台,有增删修改

诗歌:《好牧人》

改变带来医治(27):我们的有限和神的无限

拥抱每一天20160902——越歌整理

上回我们谈到我们的有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到一个程度就受不了了!做不下去了!没有力气了!但是我们的神却是无限的。让我们今天继续探讨。

我们拥有有限的能力、时间、金钱、精力及其他。其数量并非固定不变的,时间会使它们增减,但在某个时间定点,数量是固定的。我们的薪水限制我们可花多少钱,我们的精力限制我们可接多少新任务。

许多人对自己的有限不负责任,结果超出了自己的极限。学习知道自己是有限的需要花时间。只要我们敏锐于自己的感觉、态度及行为,我们就可以学到。如果我们觉得压力过大,就必须警觉是否在某处超出了界线,需要说不。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爱的界线,爱了不该爱的。

有些人的界线又太窄了。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章6说节说:“多种的多收,少种的少收。”他们不扩展界线,把自己所有的发挥出来,他们紧紧限制自己的感觉、态度、行为、思想和选择,他们辖制自己所能做的。许多基督徒不会运用上帝放在他们里面的丰富。他们会想,任何过度的感觉都是罪。他们不扩张感觉的界线,因此就限制了自己去经历“更像主”。

我们在两个方面都可能犯错。正如第一、二章所说,这需要许多的恩典、真理和操练的时间,还要再加上别人,才能发现我们的界线,并为此负责。我们不要过度扩张自己,也不要太抑制自己。举例而言,如果我们正经过一段沮丧的日子,我们就必须了解到我们所能付出的有限,因此得减少付出。如果我们有段时日充满了爱,我们就可以多付出一点。我们要在上帝面前负责地评估我们的界线。

要了解自己的界线,需要使别人对我们的影响减少。如果有人对我们要求太多,我们就必须划出一条界线,指出什么可以给,什么不可以给。如果有人虐待我们,我们一定得设定界线。家庭问题专家詹姆士·杜布森(James
Dobson)博士在《爱必须自尊》(Love Must
Tough)一书中称此为“尊重的界线”。他基本的意见就是“我不会让自己被如此对待”。

如果我们的邻居把垃圾倒在我们的院子里,我们会去面对或叫警察。如果有人侵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的界线,我们也必须做同样的处理。

负面的表明

我们的身份大部分来自正面的表明,叙述我们是谁,像“我喜欢运动”或“我相信耶稣是主”。我们用正面的叙述表明我们是谁。我们是运动爱好者及基督徒。

我们也看到,上帝以叙述他是谁及他不是谁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正如上帝以负面的叙述来订出他的界线,我们也是一样。当我说“我恨不公义”时,我说出了我反对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身份叙述。如果我说“我不喜欢科学”,这个叙述正如我说“我喜欢哲学”一样重要,可以表明我是谁。

许多人对于“我不是”的感觉不敢触及。那个对医学没有兴趣的男孩,对于“他不是”的身份不能够做强烈的表明。他需要大声说出:“我恨医学。”直到别人听见。负面的表明总会以某种型态出现。这男孩是以学校的坏成绩及实习失败出现。负面的表明是一个事实。正如我们要对我们界线内的事负责,我们也要承认界线外的事。

耶稣曾说过一个故事,可作为负面表明的例子: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上帝的国。”(太21:28-31)

事实上,小儿子不知道他是谁。他不想去葡萄园工作,但他无法说:“我不去。”他无法触及自己的感觉。大儿子能说不,因此他对自己的感觉有接触,这也导致他后来真的去了。这种能说不的人,当他说好的时候,就真的会有行动。我们必须触及负面的表明,并控制它,否则它会控制我们。负面的表明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出现,小儿子的情况则是以延迟出现。

负面表明诸如:“不,我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说话。”“不,我不喜欢你在别人面前取笑我。”“不,我不会为那样的酬劳工作。”“不,我不准赌咒发誓在我们家发生。”“不,我不喜欢吸毒。”“不,我不要你碰我那里。”“不,我不同意你的理论。”“不,我不喜欢那个电影、餐馆或其他什么。”

借着和我们负面感觉的接触,我们就更清楚地把我们的身份问题向别人和世界表明出来。如果我们不能说我们不是什么,我们就不可能成为圣洁,因为我们不会恨恶罪恶,分别为圣。界线薄弱的人很难拒绝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就像皮肤不拒绝异物,则血液可能永远被感染。如果我们不能将“不是我”表明在我们的身体、感觉、态度、行为、思想、能力、选择、渴望等方面,我们就不能把坏东西摒除在灵魂之外。

对珊蒂而言,“不是我”的表明可以是“妈妈我爱你,但是这个感恩节不会在家里过,我想和朋友在一起”。如果她的母亲生气,她应该表明,“我很难过你会生气,但你可以安排别的计划来过感恩节,我不能在家,你必须自己面对问题。”这听起来很冷酷,但这直接的表明,对那些不愿为自己的失望负责的人,也许是必须的。事实上去,这样的表明对珊蒂的帮助比对她母亲的帮助更大。这帮助她了解谁该为什么负责。如果她母亲太过控制,用自己的失望来指责女儿,珊蒂也许根本就不必听她的话。

能够负面地表明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学会说什么“不是我”。然后才有一个“我”。除非我们知道我们不喜欢什么,我们所喜欢的才有意义。如果我们从不拒绝,我们的答应就没有意义。如果什么都可糊口,我所选择的职业就不会使我有热忱。如果我们从来不对任何事表示不同意,我们的意见和思想就没有多大意义。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今天的分享,您是不是有很大的得着呢?愿神赐福给您!

主持人:陆平;作者:亨利·克劳德博士

诗歌:《耶和华的膀臂环绕我》、《盼望耶路撒冷》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