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拥抱每一天

天堂没有偷渡客

 

收听

智慧语录20161121
天堂没有偷渡客,地狱没有越狱者。
你现在活得很好不是幸运,是蒙福。
若想在主里真正地活着,得先彻底把原来的老我彻底治死。
机会也许只敲一次门,但试探却总是在按门铃。
我们常在无助软弱时想起神,却常在顺境时忘记了神。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以耶稣基督为中心,要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
没有耶稣,没有平安;有了耶稣,得到平安。
为什么我们不常向朋友提起上帝?因为我们不常向上帝提起我们的朋友。
上帝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是怎样一个人,而是因为他是怎样一个上帝。
把你的重担交给主,然后把你的重担留在他那里。
不要畏惧明天,因为上帝在那里等着你。
主耶稣对我们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你们需要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25-27)”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凡事力求简单

拥抱小语2016112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凡事力求简单,直至不能再简。今天与您分享一位高富帅的生活。
他叫约书亚•贝克尔,一个典型的高富帅。掌管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薪水,有一个美丽妻子。20多岁就买了豪宅名车。听着是不是很牛?其实他是生活的大输家。
读大学时,约书亚觉得,“富裕就是每年挣5万。”毕业后,他很快拿到了5万。
这时,他觉得富裕是每年挣8万。一年后,他年薪达到了9万。
这时,他觉得富裕是拥有一辆豪车。就这样,他一山望着一山高。
“觉得富了,就会幸福。”于是约书亚成了工作狂。一周工作80小时,一年工作362天。
越来越有钱的他,将一个个愿望变成了现实。终于买了豪宅名车。开始享用奢侈品牌,总是用着最新款电子产品。他以为拥有这些后,生活会更幸福。“但幸福感好像并没增加。”
28岁时,约书亚就成了高管。拿着7位数薪水,掌管150家店铺,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地成功:一身名牌,住着豪宅,开着名车,随手一挥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但实际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身体不好,每天需要服药入睡。妻子在抱怨:你还像个丈夫吗?儿子在抱怨:为什么总不带我出去玩?母亲不抱怨,因为已经生病进了医院。除了赚钱,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个月里,约书亚家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是,他母亲去世了。“心痛自责,觉得愧做儿子。”接着,另一件大事来了。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我不需要这样的一个丈夫。”约书亚感到无比伤心和挫败。但失去,让约书亚开始反思:“过于追求物质,我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于是,他决定改变。
他开始丢弃东西。试着在30天里丢弃30个物件。丢掉没穿过的衣服,丢掉没用过的器皿,这一丢,他竟然上了瘾。于是开始在家里挨屋搜集,那些用不着或不需要的东西,然后捐献给慈善商店。当把第四车东西运到慈善商店时,约书亚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非常深刻。”
在自省中,约书亚发现,“自己购买这些物品的原因,说起来真是很可笑:买东西只不过是因为别人买了,或者广告上说我‘应该买’,或者只是为了让别人羡慕,或者是为了让别人高看一眼,或者是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东西。”过多的物质,不但没幸福生活,还成为约书亚的一个负担。“买了十个杯子,常用的只有那一个。每隔一段时间还得清洗一次。买了很多衣服,但从来不穿,不但找衣服麻烦,整理也费工夫……”
一番反思后,约书亚决定彻底“断舍离”,开始过“极简主义”生活。断,就是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没用的东西;离,就是脱离对物质的执念。他丢掉了家中90%
物品,也不再购买别人羡慕之物。最后,他生活里只剩288件物品。“留下来的每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极简生活,约书亚不但没感到空虚,反而觉得内心越来越充实。他放弃了7位数的工作,但从此拥有了大把时间:精心做一顿美食,约朋友喝下午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作家,现在,我终于拾起了那支笔。”两年后,约书亚成了畅销书作家。“我丢掉了90%的东西,生活却幸福起来。”
从小一块长大的哥们瑞恩,看出了约书亚逐渐的变化,“你现在为什么这么快乐啊?”这时,瑞恩刚从高管位置被辞退,抑郁苦闷得“不想活了”。约书亚就把自己的极简生活推荐给了他。速度派的瑞恩立马决定:“三周21天内过上极简生活。”
瑞恩把所有东西统统打包在约书亚帮助下,瑞恩花八小时清空了壁橱,并把所有物品打包放在盒子里。每一天开始时,只拿出这一天所需要的东西。当21天结束,未拿出的那部分,就是需要舍弃的东西。第一天,瑞恩解开了床单及洗漱用具,之后是一些衣物,从第11天起,瑞恩没有再拿出任何东西。
生活21天后,竟然80%的盒子都没打开,瑞恩把这些东西统统出售或捐赠。然后,带着剩下的20%回家。在全新的生活里,瑞恩重新找到了激情,现在最让他快乐的事情是:三明治,乌龟,以及温蒂的咖啡。“我竟然第一次感觉到了富有。”
一天,约书亚看报时,看到了一个调查报告:美国家庭平均拥有超过30万件物品。“当面临两份工作:一份工作时间长但工资高,另一份挣钱较少但拥有更多时间。但大多数调查者会选择第一份工作。”这让约书亚非常震惊:“大家低估了生活历练的货币价值,而痴迷于追逐金钱,认为物质能带来幸福。”约书亚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这些人。他找到瑞恩:“一起做个极简生活网站吧!”
瑞恩一拍即合。2011年,The
Minimalists诞生了。第一个月,只有52个人访问。“一开始,好像并不引人注意。”但是,两人并没放弃。很快,奇迹发生了。52个读者变成了500个,500又变成5000,5000又变成50000。“现在,我们拥有了400万粉丝。”五年里,他们还出了4本畅销书。
他们的极简生活方式,因此而改变了很多人,从美国一直蔓延到整个欧洲。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从豪宅搬到了公寓。“约书亚和瑞恩让我明白了物质对生活的改善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点,物质就成了我们的主人。”而英国人弗朗辛获得了另一种改变:“极简生活,让一直没时间的我,在两年里游历了十几个国家,并还清了以前欠下的所有债务。”
但极简,并不代表苦行,因为你仍然可以拥有自己认为值得的东西,只需舍弃无用的物品,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但并非不要生活品质。“你看,我们依然用着好手机,依然用着好电脑,依然穿着好皮鞋。在无用物品上省下了钱,就可以在认为值得的地方多花一些。”约书亚这样诠释“极简主义”。
倡导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约书亚是想把大家从物欲中解放出来。“我们拥有了太多物质,于是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瘾,上网成瘾、游戏成瘾,购物成瘾、看电视成瘾……如果没有这些瘾,我们该活得多自在啊!”所以,约书亚和瑞恩在网站上倡导:“我们丢弃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剩下的10%会让我们收获更多。”
1845年,美国著名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零2天,以验证他所悟出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而后,他所写出了著名的《瓦尔登湖》:“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这是隐居者的寂寞日记,却将浮世与人生看得真真切切。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静下来的心。”面对人们不断膨胀的物欲,梭罗说:“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生活像一团麻,熙熙攘攘,兜兜转转,纷繁复杂。巧妙的是,有时候去繁求简,恰恰是快乐的秘诀。拿起该拿的,放下该放的,不让俗世里过分多余的事物,来侵占我们的时间与经历。丢弃不重要的90%,简单才是完美的状态。
主持人:雅薇,文章来自网络
诗歌:《有真理才有自由》

努力付诸东流的日子,高洁《生命树系列》

拥抱每一天20161121
保罗•区普说,“上帝用试炼和损失来彻底改变我们的心。他的目标不是丰富的世上财物,而是在上帝里面有丰盛的希望。”
基督徒在外在可见世界中最大的挣扎之一,莫过于在与非基督徒朋友比较时,发现他们拥有的总是比自己更多,或他们拥有的是自己渴望却得不到的。它可能是家人的和解、期待的爱情、持久稳定的工作、温馨的家庭或者一个接纳又教导纯正的教会。但这些我们自以为让生活快乐的渴望,却并非上帝做事的目的和应许。当彼得说,“上帝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因此,祂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得以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以与上帝的性情有份”时,他清楚地指明了我们快乐的所需和应许是在于脱离地上的败坏,与神的性情有份。
高洁(又名泥土)曾是个充满期待,又不知如何在堕落的世界生活的基督徒。她的眼光曾失迷在漂泊的城市和停滞的乡村里,她想要装备自己抵挡外在的压力和期待,她也竭力分辨内心要将一切心思意念都剖白。但神最终借着《圣经》让她失焦的眼光聚集在神身上,当她越花时间仰望基督,在认识上帝的事上越长进,她就越在“他面前得以释放”。
水墨写意讲究着墨的自由和奔放,胸中情意的激荡和纸墨三者间的交互,如舞如诗又不失格律章法。树总是高洁水墨画的主角,或枝丫横斜的一棵,或密密匝匝铺满纸张,她说自年幼便怀揣着这些图景异象,她说在树木里她看见了生命的涌动。我想,她是看见了那棵神殿中的橄榄树,永永远远倚靠神的慈爱。
【创作背后】
《生命树系列》的最后一张是《锦年》,是心志渐渐被主医治释放,从思想混乱封闭灰暗的光景走出来后,开始慢慢接触孩子们这个群体,走进一个个童真的内心世界后画的,是画面中第一次有很多具象元素,以此纪念在老家服侍孩子们的那些日子。
【我的故事】
在人生的旷野中画生命树
大学毕业后的两年内,我工作过度劳累,弄坏了身体和眼睛。不得不放下一切回老家休养。回到老家就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家人的期待、世俗的压力、自我的追求、早期农村教会的光景、少年蒙恩时的感动里,其中还包含着成长中很多解不开的疙瘩和遭遇。我整个人像进入一个战场,所有根本的矛盾都来了,每天在各种思想和外力的冲击中度过。从小到大压抑了很久的情绪一触即发,整个人变得激动易怒易哭,害怕见人,害怕被问起,更害怕随之而来的各种外界的声音和出谋划策,痛苦到没办法专注在任何人事物上。
我只想一个人安静下来修整生命,于是每天在以泪洗面地祷告、读经、听讲道录音、思想神的话、日记、写字画画。同时,为顺应压力,我开始为大大小小研究生、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做考试准备,凡试必考,想速速改变现状走出苦海。每天都有各种声音进来在脑海中缠绕争战,有苦说不出,日记成了倾诉记录内心感受的地方。
《圣经》对我而言,最开始是看不懂的。即使看懂的,也是字面的故事,和自己很远。我发觉要有真实的感受,就要经历,照着主的吩咐去行。开始行的只是其中的一句话,做了还会有不明白的事发生,然后心里就会有挣扎。这时就需要神的第二句话。人的安慰往往不对症,只有读《圣经》,读到那句能解答安慰内心的话才行,然后就照着第三句话去行的,以此类推。于是《圣经》就像一颗颗珠子,串了起来。最后所有的焦点都指向天上的父,一切在他里面就有了答案,心里的怨结也在他面前得以释放,只想在主里面靠主活着,其余的不想再去想了。
后来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图像。我开始画很小的草图在日记本上,想通过画面表达感受。借着考国画研究生,开始了水墨意象画。珍贵的起初意向系列——境界如画(原创)是考前在一个简陋的小屋里创作的。我静下心来,用笔记录下从小到大一直藏在心里的几个画面,觉得像放下什么似的很轻松。现在想来,这些画都是在我属灵旷野中画的,前后大概七年(2008一2015)时间。
此后被临时安排在文化馆工作,在体制里很压抑,就整天拎着画架出去写生。在公园里转来转去,看见有感动的就画下来。我特别喜欢掉光叶子的树,感受着里面涌动的生命的力量,画下来,就觉得很享受,《生命树系列》里很多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创作的。
随着一年一年努力的付诸东流,以及神双手的干预修剪雕刻,我经历了很长时间爱什么就被拿走什么的日子,像剥洋葱一样,被一层层剥去后,我只剩下主可以去赞美和仰望。但《哈巴谷书》3章17-18节“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的经文却将我的疲惫和心里一切高高低低的东西挪去。我心归于平静。我想这是神做这一切的目的吧,让人单单仰望他,所行的天路历程就是如此。
主持人:武颖;作者:高洁;文章来自《境界》电子杂志;微信号newjingji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