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 拥抱每一天

当少言,勿多言

 

收听

智慧语录20160806——小鱼整理

亲爱的朋友,柏拉图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全部的处世艺术包括在一次的谈话之中,人类的行为之中很少像谈话一样那么深切而广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凌云觉得柏拉图的这番话很有道理,也因为说话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甚至我们的家庭事业人生各个层面产生极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圣经》当中我们的上帝不断地不断地教导我们该如何说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圣经》中有许多许多的教导,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就必须在说话这件事上,好好地学习,认真的学习,用心地学习,让我们口中所说的每句话都能够造就别人,都能够讨神的喜悦。

有人说得好: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词达则止,不贵多言。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

《圣经》说:“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说与不说之间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所以我们应当学习两种说话的艺术——适时说出一句漂亮的话,及时打住一句不该说的话。

当少言,勿多言。为什么当少言呢?因为少言多益。少说话给我们带来什么特别的益处呢?

第一,隐藏自己的无知;第二,增加自己的知识;第三,获得对方的情义。

说话有如树叶,在叶子开茂密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君子话简而实,小人话杂而虚。言语是一个人的身份证。智者说话,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凡人说话,因为他们喜欢说话。

亲爱的朋友,我们要成为一个智者还是要成为一个凡人呢?我们说话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还是因为我们喜欢说话呢?要使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几句话就够了,喋喋不休的人就像一艘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要赶快逃离。所以,当你把话说完听见别人为你鼓掌时,你要想一想,他们是听得意犹未尽,还是庆幸你已经说完了呢?

聪明的人说话,讲究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当少言,勿多言。为什么呢?因为多言生祸。

正所谓多门之室生风,多口之人生祸。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箴言》说: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谨守口与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灾难。

当少言,勿多言。为什么呢?因为多言取辱。

《箴言》说: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藐视邻舍的,毫无智慧;明哲人却静默不言。

中国人说:士君一言当百,不可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

当不言,勿多言。因为多言必失。

话多必失,线长必断。日发千言,不损自伤。《箴言》说得好: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主持人:凌云;文章来自网络,有增删修改

一个婴儿与上帝的对话

拥抱小语20160806——小鱼整理

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一天,这个小孩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你将要把我送到地球,不过为什么我在那会那么小和无助呢?”

上帝说:“在所有的天使中,我已经选中了一个给你。她将会等待你,和照顾你。”

“不过,”小孩问了,“请你告诉我——在天堂我除了歌唱和微笑之外什么都不做,这些是我快乐所需要的。”

上帝说:“你的天使每天将会为你歌唱和微笑。你将会感受到你的天使的爱,你会感到快乐。”

“还有,”小孩又问了,“如果我不懂他们的语言,当人们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怎样才会理解呢?”

“这很简单,”上帝说,“你的天使将教会你语言中最美丽最甜蜜的词语,带着最大的耐心和关怀,你的天使将教会你怎样说话。”

小孩抬头看着上帝说:“我想和你说话的时候,我该怎么做呢?”

上帝微笑着对小孩说:“你的天使会把你的双手放在一起,然后教会你怎样祈祷。”

小孩说:“我听说地球上有坏人,谁将会保护我呢?”

上帝把手放在小孩的身上,说:“你的天使将会保护你,甚至会冒生命的危险!”

小孩看起来有些悲伤,他说:“我将会一直感到悲伤,因为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上帝拥抱着小孩:“你的天使以后会一直跟你说关于我的事情,还会教你回到我身边的方法,虽说我一直与你同在。”

在这一刻,小孩在天堂感到了无比的安详,不过已经可以听到从地球传来的声音。小孩有点急促,温柔地问:“上帝啊,如果我现在将要离开,请告诉我我的天使的名字!”

上帝回答说:“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那么重要,你可以简单地叫她妈妈。”

主持人:程枫;文章来自网络

如何做好父母(1)

拥抱每一天20160806——百合整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有三种常见的父母教育方式:专断型父母,放任父母和权威型父母。

1、专断型父母又称“墙砖”型父母,因为他们制定的规则如同板上钉钉,不容许孩子有半分反驳的余地,而且统治家庭的原则是“不听我的话就出去”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结果孩子要像墙砖一样规规矩矩。这样的孩子接触社会后,难免会出现胆子小,怕事,做事情拿不定主意,没有自己见解和看法,所以当家长给你反映孩子总是没主见,先问一下家长的教育方式。他在埋怨孩子的同时有没有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2、而与专断型父母绝对相反的还有一种教养思路——放任父母。放任型父母又称“水母”型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像水母一样缺乏规矩管束。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不闻不问,结果使水母型父母的孩子会统治整个家庭,成为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什么事情就朝父母发脾气,或者哭闹不休。所以当家长给你反映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经常哭闹,先问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

3、最好的教养思路是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的父母又被称为“脊柱”型父母,因为他们制定合理的规则,进行更为民主的教育,倾听孩子的想法,但仍保持最终权威的地位,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这样塑造出来的孩子像脊柱一样既有规则又有灵活性。这样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灵活应对,而且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和挑战困难。

好父母做的3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首先,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如果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能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

1、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对待孩子时你可能也完全凭心情,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暴躁的父母要先处理自己心理的情绪,而不是把情绪转嫁给孩子。太教条的父母最好先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

2、在意旁观者的眼光、同辈人之间不自觉的攀比等,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和孩子的改变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比如,一位自我力量不足的妈妈总会要求孩子教养好啊、有礼貌啊、成绩优秀啊……用这些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妈妈。但如果你的自我认可足够的话,孩子吵闹时你会去想他可能情绪不好,孩子遇到了问题时,你会想作为一个妈妈应该怎么帮助他,而不会把这些变成个人问题,脑子里总是想,“哎呀,他这个样子让人看到的话,会怎么想我?”其实,孩子最讨厌被利用的感觉,如果你总是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要不妈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这句话经常会听到),那么孩子明白你为他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那么他反而会变得反叛。所以建议家长不要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家长“扬短避长”把自己定位在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一教师的角色职责上,让家庭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很多家长认为付出了很多时间辅导孩子学习陪孩子看书就是对孩子最负责任,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真正的人!

由于家长角色定位错误,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一些东西。近年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

一个孩子学习优秀,考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却因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害怕独立与人交往,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

孩子成才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中成为泡影。专家建议:想让一个孩子成才,从3岁开始就要有意识的指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切记: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他人生权利的剥夺。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问问你自己你多久会和孩子沟通一次?多久会和孩子的老师见面聊或者电话一次?

2、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

3、请抓住与孩子沟通的好时机。

曾对父母亲做一调查,统计出来发现,父母亲都认同吃饭时候气氛愉快是很重要的,父母亲认为吃饭是沟通的好时机,但实际上去观察了解,却发现并不如此……现代家庭吃饭的情形是:吃早餐时匆匆各自吃早饭,全家人相聚最好时间就是晚餐时刻了。然而,情况很多却是:一边吃饭,一边捧着饭碗在电视机前,根本没有时机可以沟通;把吃饭时间当作机会教育,一上桌就“筷子拿好”、“考试快到了,上次考得不太好哦?这次要好好努力!”当孩子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妈妈打断:“闭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吃饭时不能讲话,你知道不知道!”……吃完晚饭后也可以是一个沟通的快乐时光,但情况可能是很多妈妈却认为是痛苦时光来临:碗筷没洗、饭桌没整理、衣服要洗、房间要整理、孩子功课需要照理,累死了……其实晚上睡觉前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沟通,说说话,或者讲讲故事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主持人:冠男

 

 

Comments are closed.